周四下午放学后,小军妈妈来电告诉我丽丽把小军的耳朵扭了。我首先关心了一下小军的耳朵,除了有点发红,没有什么大碍。然后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小军说,他就坐在那里好好的,丽丽就扭他耳朵。于是我又联系了丽丽的妈妈,对于扭小军耳朵这件事,丽丽坚决不承认,还哭了起来。丽丽妈妈说:“就算我们扭了,一定是小军欺负我们了,我们丽丽向来老实、懂事,是不会做出这种事的,老师你再调查一下吧!”还没等我说话,啪的一声那边挂断了电话。
其实,丽丽妈妈的做法明显是护犊子的表现,让人觉得很是气愤,但是站在一位妈妈的角度来看,这又错之有?毕竟爱子心切,父母之常情,谁愿意听到自己孩子欺负别人了,谁又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流眼泪呢?但是,如果丽丽真的扭了小军的耳朵,丽丽妈妈这种态度可是非常不对的,没有一个诚恳的道歉和合理的解释,对小军也不公平。可是目前看来,想通过电话把这件事调查清楚是不可能的了,丽丽和小军各执一词,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何况是在父母面前。想到这里,我决定第二天去学校再调查这件事。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直奔教室,首先查看了小军的耳朵,现在还红着。于是我把小军和丽丽叫到办公室,分开单独询问了事情的经过。结果是丽丽不承认,小军很委屈。于是,我又去到教室询问了其他同学,终于找到了证人,五个同学反映,是小军抢占丽丽的“地盘”,丽丽再三提醒,小军置若罔闻,于是就扭了小军的耳朵。这时,我想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评价这件事的。“老师,我觉得是小军不对,因为是他先找事的,丽丽属于保护自己,所以丽丽没错。”小一这样说。“老师,我觉得丽丽不对,因为她动手扭人,有事好商量,怎么可以打人呢?”小明这样说。总之,对于这件事,一部分同学认为小军不对,另一部分认为丽丽不对。我问同学们:“小军自己有桌子,抢占别人的对吗?”“不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丽丽因为小军抢占了自己的桌子,就动手扭人,对吗?”“也不对”。好的,那么他们两个到底谁对谁错?其实,小孩子的世界,打打闹闹到是多么正常。这一秒打得不可开交,下一秒又好得形影不离,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从不会记仇,打过骂过我们仍然是朋友。倘若被大人遇到了,这事儿可就不简单了,一定是弄个水落石出,最后的满意结果是自己家孩子绝对不能吃亏。
这件事很简单,他们两个都有错,小军不该抢占别人的“地盘”,丽丽不该扭人。但是,丽丽错的更多一些,因为她没有采取一种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动手去解决问题,所以,全班同学也一致认为他们两个互相道歉,握手言和。
教学中,这种事情是常见的,但是,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教育效果?简单粗暴不可取,听信一方要不得,不问青红皂白根据经验处理会伤了孩子的心,所以,我们应该多问问,多听听,多想想。更应该做到公平、公正的去处理,菜能保证天平的两端不偏向于任何一方,不伤害到任何一颗单纯美好的心。
事后,我把这件事讲给朋友听,朋友觉得这等小事,不至于浪费时间,但是我并不同意他的看法。也许别人不在乎,但是在这件事中,别人都是旁观者,而他两个才是当局者,别人无法体会当局者的感受,所以也就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我和朋友开玩笑说你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呢?所以,事虽小,但是有人在乎。
这件事也让我想起了一篇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