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11 星期日 雨
今天周末,依宁和涵涵玩了一整天,吃完饭时就开始打盹了,硬撑着洗完澡后,又清醒许多,跟我说“妈妈我还得打卡,明天上学,老师还奖励贴画呢!”亲子阅读坚持到现在,与老师的鼓励也分不开。
依宁自己选了绘本《妈妈发火了》。这本书我们之前已经看过好多遍了。读完我问依宁“妈妈冲你发火时,你也会委屈害怕吗?”依宁说“是的。”“那你觉得小山做的对吗?”依宁摇头说“不对。”“为什么小朋友害怕妈妈发火,却又要做错事呢?”依宁用手比划着说“小朋友有时候不小心,有时候只是犯一点点小错误,妈妈可以不用发那么大的火,我改了就好了。比如拿盘子的时候,我会很小心,但有时也会砸了,谁都有砸盘子的时候,妈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没想到依宁也有自己的想法了,经她一说,我觉得有点道理,吃饭时玩食物不能好好坐好,洗澡时喜欢玩水,画画时把颜色涂到墙上去,这些事情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只是一些阶段性的探索行为,确实不应该发火,吼来吼去。长大后这些行为就会消失了。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喜欢抓了东西扔了地上,听到“啪”的一声,然后再给她,她还要扔,这就是她在探究,对声音产生好奇。有人说“再扔就打她手,她就不扔了”,这不就阻止了孩子探索吗?这个小毛病只是阶段性的,平常心对待就好了,过了这一阶段她探索明白了,就不会再扔了。看看周围的大人,哪个还不能好好坐着吃饭?哪个洗澡时还玩水?哪个还在墙上乱画呢?我们发火确实是被情绪控制了,怕收拾起来麻烦,把小的问题放大了,伤害了孩子。以后好好和孩子说话,说不定事半功倍,有点耐心吧,孩子对我们是无条件的信赖,我们也不能辜负了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