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会有如下情形:因为工作压力、身体疲惫转而对孩子没好气;与孩子两句话不和就大声嚷嚷;夫妻当着孩子的面儿争吵、相互指责抱怨……
很多父母恐怕并没有意识到,亲子情绪绝大多数并不是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而是发生在父母本身。当风暴酝酿之时,父母的反应既可转化为一场风平浪静,也可以促使其发展为一场灾难。
我们来设想一个情景:
一位爸爸忙了一天,下班回家,正在厨房手忙脚乱地准备做饭,这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他放下手里的活去接听。电话里,可能是单位临时安排了工作,也可能是同事在抱怨琐事……
当这个爸爸好不容易挂了电话,却发现孩子把洗菜盆打翻了,满身满地的水。
给孩子换衣服?拖地?继续做饭?想到平添出来的环节,爸爸火冒三丈。
这里有3种方式,如果是你,你的做法是什么?
第一种:心想“孩子就是存心捣蛋!”立刻大声吼孩子,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第二种:知道不完全是孩子的不对,但是心里的火气实在憋不住!一边给孩子换衣服,一边唠唠叨叨、抱怨不停;
第三种:认识到“现在的我烦躁又疲惫,朝孩子发火多半是我的错,孩子也可能是想帮忙洗菜,他又不是故意的......” 然后,自己先喝口水平静一下。再去解决发生的事情。
前两种反应是最常见、最典型的迁怒行为。父母爆发以后往往会后悔,冷静下来会认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待孩子。而第三种反应则是清醒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有怒气的真正原因,并且及时控制住了情绪。
深以为然,情绪管理是为人父母特别重要的一课,是我们需要不断修炼、终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那么,父母如何做好情绪管理呢?
1. 觉察情绪
在实际生活中,触发我们失控的,大都不是孩子的错不可恕。也许是因为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失落感,也许是工作繁重造成的负面情绪的堆积等等。因此,最为首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觉察】情绪,识别出我们发脾气的根源。
2.积极暂停
“暴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因此,千万不要在情绪糟糕的时候教育孩子,先冷静,深呼吸,数到12秒,我们都可以成为理智、温和、坚定的父母。
3.及时道歉
如果实在忍不住,吼了孩子。一定要及时反思并补救。比如,真诚地为自己的失控进行道歉,冷静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亲子双方的内心想法和真实感受。孩子得到正确的引导,亲子关系自然更加和谐亲密。
父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的家庭教育方式,决定了你的孩子的未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