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遇到了几个问题,让我深有感触,发现很多人在问题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确实大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才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昨天给娃送饭在等待的过程中,听到有两个家长在讨论问题,无意中听到其中一位家长说,我觉得没啥用,还说早恋是好事,玩手机也行……一听就猜到是周六听过武校长课的家长,但也能感受到她完全没有理解武校所讲课的内涵。她不理解早恋是好事的意义是什么,她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家长遇到自己的孩子早恋不去强加制止,她同样也不知道早恋该如何正确的引导,不知道暴力阻止的后果是什么,面对孩子拥有手机,甚至网瘾不知道除了强加制止,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可我对孩子早恋或者拿手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孩子早恋说明他没有遇到合适的倾诉对象,而且哪怕有倾诉对象也会在生理变化的驱使下有心理需求,只要正确引导,可能坏事变好事。拿手机这件事应该是很棘手的问题,但是现在来说也不可避免,如何让孩子完全的理解手机只是工具也是需要家长去引导的。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那一刻,我深刻的认识到每个人的认知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事件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不同的问题。只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用正确的当时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