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午小雨转晴
我是家长,我是你的思想经验,我是评判、法官。
家长选择 “我是评判的法官……”时,选择了嘴,看似很忙地在帮助孩子:“听我的,你闭嘴,……都是你错了”;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心,孩子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需要尊重孩子的内心与情感交流。家长乐此不疲地切割孩子的时间管理,只做考试题目……而不允许有情感交流,使得孩子除了在校学习,回家再变成刷题机,提分机器,别无其他,人为僵化孩子的思想情感。人的智慧是依托情感展现出来的,而非题目,回家就让孩子感受到不同于学校环境下的家的状态:温暖、情感流动和人性的光辉、吃穿以及调侃心情放松。现在AI智能时代,机器人都有情感交流功能了,家长仍然看不见孩子全面发展与宽基成长需求,为何自己落后于机器人却要把孩子变成机器人,原来孩子是在完成家长的心里目标,替家长追梦。此时想到了那幅漫画《家长给孩子安上翅膀》,孩子对家长说“你怎么不自己飞呢?”孩子的路是他自己走的,让孩子成为孩子,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一个生命,而非麻木不仁、不能犯错、呆滞僵化的人。人生那么长,允许试错。每个人都无可替代,每个人去做最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选择 “我是孩子的守护者、鼓励者、陪伴者……”时,选择了用心,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孩子看到家长自我负责、勇于担当,守护家人、有爱有温暖,有尊重,有思想情感交流,积累起情感的力量,慢慢承托起孩子内心的力量,不畏惧困难,更有底气。不用说教,爱的力量这个内在的陪伴与包容,承托起孩子心灵成长,无声胜有声。
放下了结果的评判,更多时间放在爱与陪伴的关注,我是你的鼓励者与欣赏者,与孩子同频、包容与鼓励,孩子心灵空间也在扩容。让孩子自己走,错了何妨,还可以再来,好于孩子不敢犯错不敢再来。
家长要坚持自己与孩子的界限,不越界限,即使我是家长,我选择知行合一、说做一致的家长,有爱、自我负责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耀眼的光,引领孩子前行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