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的这句名言,我们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信奉它,从而付诸于行动来实践它。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当作曲家的料。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从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做,整天只管打猎 逗狗,捉耗子。”达尔文在自传中透漏:“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说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沾不上边。”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评价他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牛顿小学成绩一团糟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就没有读书的头脑,也缺乏读书的兴趣。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被父亲怨叹是个
智力存在障碍的儿子,他的叔叔曾绝望的说:“孺子不可教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上,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后来的成就!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第一,不要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哪怕是一枚小小的螺丝钉,也有它坚守的岗位。难道看过马拉多纳踢球就不在球队里混了吗?听过帕瓦罗蒂唱歌就不练美声唱法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也不会把谁夺取第一看得很重要,它只是个人自我发展和完善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那些在公园打拳跳操的人,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裁剪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品头论足,也不会因为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他们也不是为了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追求。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不是这辈子非得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要取得多少成就。而是努力的去实现自我价值,为我们曾经的梦想和身上要担负的责任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