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1日 周日 天气小雨
前几天,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这就是我屏蔽父母的原因”,引发了广泛评论。 话题下面有个视频,视频里,展现了女孩屏蔽父母的原因。
小时候,女孩拿着喜欢的画,让爸爸看,爸爸冷冷地说:“你画这些有什么用?将来又不能靠这个吃饭?”
女孩向妈妈倾诉:“原来我的同桌一直在背后说我坏话”,妈妈却说:“早叫你别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现在知道错了吧?”
女孩拿着好笑的视频让爸妈看,父亲训斥:“大晚上笑那么大声干嘛?就知道瞎嚷嚷。”
女孩给妈妈分享自己旅游的照片,妈妈也总是挑剔“你说你老抿嘴笑干嘛,多不好看啊。”
工作后,女孩向父母吐糟领导总给自己穿小鞋,还当众批评她,父亲却指责她:“那就要怪你自己了,为什么就批评你不批评别人呢?”
之后,过年回家,面对父母嘘寒问暖,女孩再也没有分享的欲望,直接回房间了。此时,父母却怪她,脾气怪,平时在外也不打电话。
女孩的心声是:“我只是想找你们聊天,而不是听你们说教。”
是啊,说教,只会让彼此渐行渐远;共情,才会走进孩子的心里。 当我们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无关回应,无法真正理解他们。 当我们习惯站在孩子对立面,无法跟他们站在一起进行共情,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关闭了话匣子,疏远了我们。
中科院博士罗静说:“懂得共情的父母,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 不懂共情的父母,很难赢得孩子的心,优秀的父母,从不缺乏共情意识。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观察、去了解孩子,懂得认真倾听、用心沟通,愿意理解他、肯定他、支持他,好的亲子关系自然水到渠成。
修炼共情力是好父母的必修课,把自己当成孩子,想孩子所想,是学习共情力的有效方法。 愿为人父母的我们,一生精修此门功课,助力亲子之旅和谐美好。
密州路小学四年级六班 王浩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