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也是假期第一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早上7点多,突然被电话铃声吵醒,是孩子姑姑打的,说粽子给放门口了。太好了,我们今年没打算包,本想起床去买几个吃的。感谢孩子姑姑总想着孩子们,前几天已经给送过一次了。我和儿子又躺了一会儿才起床。开门拿进来,看了一下除了粽子还有鸡蛋。早饭就有了。洗涮完我和儿子一起吃了起来。姑姑包的豆沙蜜枣粽,儿子吃了一个粽子,一个鸡蛋。吃过早饭和儿子查了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和吃粽子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吃粽子有三种寓意,第一种寓意“光宗耀祖”,古代寓意“功名得中”;第二种纪念屈原;第三种表达对健康平安的美好希冀和向往。
1、寓意中举
在古代的时候,想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叫做中举,中举之后就可谋得一官半职,能够取得事业上面的成就。因此在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粽子,其实有一举高中的意思,因为粽子的“粽”和“中”谐音,所以端午节会吃粽子,尤其家里高科考的人,一定会吃粽子。
2、光宗耀祖
在古代家庭显赫,如果有一些政绩的话,是能够光宗耀祖的。而粽子的“粽”和光宗耀祖的“宗”是谐音,有些相似,所以希望吃了粽子以后,家族的人能够获得一些成就,一些名利,能够做到光宗耀祖。所以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品尝它的美味,更重要的是取个好兆头,希望吃了粽子之后,能够带来好运,能够有所作为,能够光宗耀祖。
3、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当年屈原因为国家灭亡所以就投江自杀了,非常的悲壮,世人也觉得十分可惜痛心。为了能够纪念这个伟大的诗人屈原,于是家家户户都用粽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儿去啃食,这样就不会侵害屈原的尸体,保护屈原的躯体。所以端午节这天大家都会包粽子吃粽子,来纪念先人。到了今天仍旧不会忘记祖先的付出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是集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的由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祝愿 所有人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