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日晴 65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早读,听扁鹊手老师分享,他对这两章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主张慢读,与圣人的心链接,多读,读熟,开始是处于混沌状态,不是很清楚,渐渐的就越来越清晰。
老师提到“无”,这个无就是无形、无定性、无定量。站在“有、无”二元世界,看世界,不要定性、立相、固定形势。变中有常,有恒。不要太偏颇,但要执一线之机。
自己理解就像:“本自具足“一样,我们生来本”无“,只是后天的生活成长中渐渐的添加了”有“。无和有相反相成,有无相对,有无相生。
就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与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有美,才显露了丑,有善才显现出恶的一面。高下,难易,长短,前后,相生相对。曲全,枉直,洼盈、敝新、多少等等这是辩证的统一。
不轻浮,不急躁,不刻意而为,不自夸,不冒进,循序渐进。也就是论语中的“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太执着于自己的认知,固执己见,控制孩子,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给孩子留白,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顺应规律,道,做事要其在道也!
自己读经典,处于混沌状态。听大家的分享,是百家争鸣,帮助我理解,等我有了自己的领悟,再从各种“轨道”上回归吧?啥时候呢?
时间长乎哉?不长矣!蜗牛自我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