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雨星期三亲子日记第2003篇九年级十六班李凯博李一诺妈妈
早上在生物钟下醒来,其实今晚上没怎么睡,俩个孩子不在家,心里有种被掏空了的感觉,12时点看手机,看到闺女发来姐弟俩已准备睡觉的照片,我和孩子们说我已经睡了两觉了,相互道了夜梦吉祥。
雨后的早上天气依然闷热,跑在阳河坝上,听到树上知了在不停的鸣叫,雨后河里的水明显大了,一会遇到很多跑友,我们一起奔跑在阳河坝上,在这里能感受到丝丝凉爽。五公里下来全身大汗淋漓,不过很舒服,暴汗是最好的美容。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今天听了《洞见》的文章和大家共享:没有伞的孩子要学会努力奔跑,学撸溺水催招不进则退。很多人赢在了假期里,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里。三字经里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有,幼不学老,何为快乐教育从来不等于随心听育父母,让孩子痛苦一阵子,孩子才能受用一辈子成功。人的路上布满荆棘,没有谁的成功是轻而易举实现的。唯有前妻多吃苦,多磨砺,才能换来后期的一份甘甜,多一份成就。有一位妈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图,一只小鸟歇在树枝上,远方有一群鸟儿飞入云中,他还配送了这样一句话,孩子,我也知道你很累,但别人走在a作为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任何取得成绩的道路上,总是充满着艰辛,在孩子快乐之前,必须给孩子做好正确引导。看了这位妈妈发的图,我立刻想到了我的闺女,我知道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十分好,但是呢哈孩子十分努力,在大学四年里,别的孩子都在随波逐流,而我的女儿每天早起贪黑,都在拼命的学习,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知道我的脑,我选择笨鸟先飞,别人脑袋比我聪明的很多,但是他们不努力放弃学习,我要感恩那些人要是他们也这么努力,我肯定没有今天的成绩,作为家长呢,要学会狠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要想有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努力。要辛苦的付出。学习从没有一锉而就的奇迹,真正的成功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优秀成绩不是从天而降的,一定适用长期的努力换来的。
中午闺女发来微信说今天带着弟弟在学校食堂里吃的午饭,姐姐让弟弟拿着他她的饭卡去窗口买饭,今中午把这个权利交给了弟弟,凯博很节约,姐弟俩打了一份米饭一份菜买了一个最小的披萨,姐姐说这么多好吃的不多买点吗?凯博说不够再去买,我们不能浪费,要节约粮食,凯博和姐姐说,看这些大哥哥姐姐她们买的饭只吃了一半就扔了,这样很浪费,姐姐为弟弟竖起了大拇指,弟弟没有因为这么多没美食而诱惑他多花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我们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要从幼苗开始悉心浇灌,静心护理:再高的大楼也要从一筐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我们教育孩子也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影响孩子。
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黄金期,各种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个时期奠定基础。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1. 以身作则: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提供正确的引导: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故事、绘本、电影等方式向孩子传递。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让孩子从中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3.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思考问题,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以通过问问题、讨论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4.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家长可以教育孩子要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可以通过帮助他人、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懂得真善美5. 从小让孩子养成懂得宽容别人,孩子是天真无邪的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心灵是纯静的、美好的、善良的。当孩子在学校能够主动打扫卫生,帮助比自己差的同学一起进步:在游戏或野餐时主动分享玩具和零食:与陌生朋友相处时,主动打招呼交流,去了解对方的文化和生活: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共秩序,不影响他人,不乱丢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这都是优良的传统美德。总之,家长要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自身的榜样、正确的引导、培养思考能力和同理心等方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践行。
如果想要培养一个心理素质过硬、健康活泼、充满自信的孩子,我们应该尝试一下几种方法。
一是:鼓励法。我们要鼓励和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每个孩子都需要大人的认可和尊重。孩子们很喜欢成功,只有得到鼓励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这样就会有肯定而产生心理升华。
二是:反问。
语言是对孩子心理沟通的最好工具,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要试探或是发问、以及会反问。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为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才能提高孩子的自身分析和判断能力,才能有效的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关注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每天出门与孩子来一次亲密拥抱。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安全、信任和温暖的环境中成长。这样的关系可以让孩子更加自信、阳光、活泼、开朗、自尊和自爱。
四是:学会包容和接纳。不完美就是一种美,我们要有勇气让孩子做普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会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孩子。大呼小叫只会让孩子充满恐惧和自卑。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信守承诺,和孩子做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要学会耐心倾听。尊重孩子的内心和想法,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当孩子犯错时要给孩子犯错、试错的机会。只有在不断试错和改错中孩子才会成长。当孩子考试结束时,不要把眼光盯着失去的分数不放,而是去看取得的成绩,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找到自信,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奸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陪伴孩子成长就是一场自我修行的过程。无论是做人、读书、学习、经验,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是一步登天。
1. 给予爱与关注: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接纳和重视。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2. 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应该是一个积极、和谐的环境,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3. 培养适应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情感。同时,也要教导孩子正确的情绪管理和表达方式。5. 培养自信心: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当的赞扬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6.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包括尊重他人、倾听他人、解决冲突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7. 提供支持和安全感: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支持和安全感,让他们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事情,家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和信任感。总之,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给予他们爱与关注,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