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即不但要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还要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它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它包含了这样三种思想:一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容易;三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个教师真正的角色,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者。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学记》中的许多教育理论为我们后人所借鉴和采用,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做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学记》,了解和把握其中深刻的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自身的教学工作。
通过研读像《学记》这样的教育著作以及其他书籍,我获益良多。我们的教学之路其实就像一条长河,要想持续河流的清澈和活力,就务必有众多的支流来滋润它、充实它。所以想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该首先是一个积累丰厚的人。在阅读中积累,在反思中积累,在实践中积累……读书能够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延长自己的生命;《学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即不但要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还要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它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