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大学开学时,官吏着礼服,备祭菜,表示尊师重道。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就非常重视教学了。开学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以表示尊师重道,大概和我们现代学生穿着校服参加开学典礼相似吧!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古时候在惩戒措施上,是有许多方法和态度等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现在的教师由于许多条件的制约,而且,为了避免许多不良情况的发生,从而使教学戒尺不得不被动地闲置起来。其实这种现象是不对的。一定要把惩戒权交给教师,把戒尺还给教师,这种给予权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大多数家长的手里的。
无论多么优秀的孩子,无论多么自律的孩子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就如一棵小树,长得怎么笔直,也会有多余的枝枝叉叉,不对他进行适当的剪枝,他怎么能成才?我们有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王子,公主,不让其受一点本应该受的惩戒,以为这是对孩子的最有力的保护了,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助长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性的形成。
当然,我们更反对对孩子进行过度惩戒,我们提倡适当惩戒,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会对孩子心理和身体受到伤害。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学习过程中老师不要告诉他们什么,应该在一旁留心观察,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这一点非常符合孩子智力发展规律。我是有切身教学体会的。学生遇到问题,一定要让他充分思考,甚至是冥思苦想,不到最后关头,不能告诉他答案。
当他把问题思考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往往这时候,教师只要对他稍加指点他就豁然开朗了,这样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对问题的理解既深刻又明了,相比于学生没有进行思考,就急于告诉他答案要强于很多倍,当然任何老师都不会这样做的。同时 这一教学方法同样适合于启发式教学。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年长的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老师请教,而年龄小的学生要认真听讲,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也就是说,在教学上,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可一概而论。
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老师要尽职尽责,读书人要先立志。”对教师同样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