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7日晴星期一亲子日记第1692篇五年级五班孙羽涵妈妈诵读父母规第1459天
1、打骂只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暴力的方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从而导致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养成自卑、孤僻、暴躁的性格。
2、激化亲子之间的矛盾
家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是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和家长在一起是开心的,幸福的。但是家长很难控制情绪,今天是“阳光灿烂的晴天”,明天是“暴风骤雨的雨天”,导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出现裂缝,从而出现孩子有想法不愿意和家长分享,一出现问题就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
3、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三个叛逆期,处于在叛逆期的孩子管起来非常困难,于是家长很容易情绪失控的现象,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训孩子,殊不知家长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会导致孩子出现叛逆的行为。
情绪是一把“刀”能够戳到孩子的痛处,给孩子留下一道难以复原的伤疤,情绪又是一剂“良药”,让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处理问题在孩子哭闹,已然情绪崩溃的时候,家长更应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顶住强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只是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只要尝试着解开这个结就可以了;如果双方情绪都失控,就会升级为一场亲子大矛盾。尤其在公共场合,更需要家长稳住情绪,避免暴怒,不关心陌生路人的眼光和想法,就会冷静得多。我们不是完美的大人,也要允许孩子的成长出现错误。
孩子会犯错,我们大人不是也一样吗?谁又能保证自己不做错事呢?所以,不完美的我们,也应该用正常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问题。
我们可以对孩子提出比较高的标准,但是也应该对孩子达不到要求有心理准备。所以,不要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作为要求自己孩子的标准,别人家的孩子的问题,只不过是你看不见罢了。
没有谁的生活可以万事如意,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不要让坏情绪参与到育儿当中来,请把阳光带给你最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