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别用手机哄孩子(第656天)

2023年7月16日,星期日,天气多云。

暑假到了,“神兽”回归。不少家长越来越依赖拿手机来哄孩子。

孩子哭闹,家长拿出手机给孩子放小视频;聚会孩子无聊,拿出手机让孩子打游戏;加班没空陪孩子,拿出手机让孩子看直播……明知孩子沉迷手机不好,但就是离不开“哄娃神器”,成了很多家长的无奈心声和现实选择。

手机、平板中的动画片、小视频、游戏可以深深吸引孩子,让孩子安静,看似也让家长轻松不少,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打开的可能就是“潘多拉魔盒”。

其实不少家长知道,孩子沉迷手机并不好,但经常想当然认为,孩子在眼皮底下玩手机,家长就能控制。但在看不到的隐秘角落,沉迷手机的长期影响,可能比家长想的更复杂。

沉迷手机,容易形成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让孩子用手指和眼睛的活动,代替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过早、过度沉迷网络,也会影响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不少老师表示,过度沉浸在游戏、短视频的感官刺激中,青少年深度阅读能力会下降,并且很多直播、短视频中存在过度“玩梗”的现象,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老六”“完了,芭比Q”等网梗、饭圈语言从孩子们嘴里脱口而出,让老师不由吐槽:“有些孩子连最基础的字都不会写,满脑子还想着‘网梗’”。

要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手机,各方都要齐心发力。

防沉迷系统要更有效。近年来,各平台尽管已经有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但标准不一、也并未打通。比如,孩子在游戏平台只能打一小时游戏,但打完一小时游戏,孩子还能去别的平台刷几个小时短视频、直播。再比如,游戏平台的防沉迷相对强制,但短视频平台的防沉迷系统可以由使用者自己选择是否开启。类似各管一段、标准不一的情况让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漏洞重重,让防沉迷系统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监管也要不断织密。针对部分青少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绕开监管的情况,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督促游戏平台把人脸识别机制落实到位,整治向未成年人违规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教授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系统的违规行为。还要补上短视频、直播等防沉迷的短板、弱项,不让守护青少年的网络“护城河”断成几截。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69817
推荐日记
《阅不了万卷书,但愿能行万里路(620)》
《希希日常第685天》
《2023年7月24 第131篇》
《亲子日记打卡99天~1~1~班~王子钰》
《日记(第657天)》
《【561】2023.7.24》
《暑假第十九天(322)》
《电影《鲛珠传》有感》
《希希日常第683天》
《纠结》
《亲子日记第587篇》
《记录📝孩子懂事,童年结束》
《陵城区第八中学七年级八班李劲东《水浒传》阅读打卡第十九天》
《陪伴,第1066天》
《2023.7.22 星期六 天气多云 第92天》
《【第113篇】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范进中举》
《关于昨天没有写作业的续集》
《开启新的学习~正心班》
《随记》
《亲子日记第一百三十五天》
《亲子日记》
《希希日常第686天》
《 大暑时节【344】》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阴》
《亲子日记》
《美食》
《成功始于自信》
《展妈亲子日记第1345篇《美好的一天》》
《2023年7月25日第133篇 看着儿子写作文 星期二 小雨》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