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真正的笨孩子
只有“懒”孩子
常常会听见不少家长说:
“我家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学习没有一点天赋…”
“孩子成绩总是上不去,是不是真的笨学不来呀?”
“今天刚学的知识,怎么转眼就忘了呢?”
.......
很多父母,将孩子成绩不好,归咎于孩子笨,学不了,甚至选择躺平,任由孩子“自觉”学习。
“反正不是学习的料,也不过分强求了。”
殊不知,孩子并不是“笨”,而是“懒”。
“积懒成笨”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作家茅盾说:“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
爱迪生也说:“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1%的天赋”。
为什么有的孩子一个暑假过后,能在新学期展现出傲人的进步。
而有的孩子明明成绩优异,一个假期过后,却出现明显的下降滑坡。
归根结底,是因为暑假的度过方式完全不一样。
前者抓住暑假的好机会,将勤奋贯彻一整个假期,实现弯道超车。
后者享受假期带来的放松与安逸,不愿学习,懒得动笔,积懒成笨。
无论是行为还是思维,但凡孩子出现“懒惰”、“拖延”的现象,家长就该警惕了。
要知道,绝大多数孩子并非不聪明,只是懒得学习。
假期,纵然是放松的好时机,但也是孩子“积懒成笨”放纵自己的时期。
一旦懒惰成性,再优秀的天赋,再优越的条件也难以弥补懒惰带来的人生缺陷。
警惕积懒成笨,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因一时的懒惰,毁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