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第十三条: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第十四条: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第十五条: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学记》中的这些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启示我们教师应该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教师要注重引导,而不是强行牵着学生走,去强迫学生做不愿意做的事;督促勉励学生,但是不要过于严厉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思考,使他们丧失自我;适时适当给学生以点拨,但不是直接代替学生的思考。
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将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同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和谐地统一起来,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进而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既是一个教学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观念转变问题,更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总之,只有教师在各方面多进行一些研究,才能够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人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对学生的独立研学的重视以及对学生个性教育的发扬,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深刻感悟,并付诸于行动的。漫漫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应时刻谨记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