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烦恼,只是成人通常被攀比和社会统一的高期待标尺裹挟着,认为这些烦恼是孩子需要的“问题”。于是我们对孩子耳提面命,各种批评打击
殊不知孩子们也正被这些烦恼困扰着,他是期待父母的帮助的,但为什么很多孩子要把父母往外推呢?
因为父母自以为的“帮忙”实际上让孩子的感受更不好了,不但没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还让孩子自我感受更差更糟糕。
就好比一个脚踝受伤都走不成路的人,你一直在旁边埋怨他,你怎么走路这么不小心,你看看谁想你一样?
你对他鼓励:你加油呀,忍着痛站起来,你看看哪些身残志坚的呀~
正确的做法不是我们先去问问他有多痛,给他个拥抱,说些安慰的话,再带他治疗好脚踝,扶着他一起慢慢把路给走好呀。
时刻保持的觉察内观,养成一种习惯的脑回路模式。而这个内观的眼睛,是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只有改变咱们自己的行为模式,孩子才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去!
认知决定了我们的心态和情绪,而我们的情绪左右着的各种做法,就是决定孩子是否要和我们合作的关键。学会安放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纠缠在一起。
其实父母所期待的方向,一直和孩子是不违背的,人都希望自己越变越好呀!
总不能只对孩子提要求,让他优秀,自己却一成不变吧?
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