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学记》的13、14和15条,给我最大的反思就是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教导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状况去引导、督促、提高。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他能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而不是硬拉着学生走。能激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前进;能开导学生,而不是去代求通达做出结论。能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学起来就轻松愉快,不感到困难;能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而不是代求通达,就能使学生独立钻研。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合作的时间,这样师生关系才会融洽;课堂上,教师要擅于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以学生为本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顺利的进行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知识灌输,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打开的思路思路,但又不带给现成答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发展。这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于引领而不能压抑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道”“强”“开”,才能到达“和”“易”“思”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要依据学生掌握的实际状况而定。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点出了学习要抓住时机,顺应自然,循序渐进。所谓的顺应自然,我想教学除了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之外,还要顺应孩子的认知规律,只有满足了上层的需要才能继续下面的需要,按照人的生理发展顺序,设计教学资料。学习的知识都有一个系统性,教学不按部就班,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前面的知识如果掌握不够好,后面的知识就更不会很好的掌握。因此教学要循序渐进,不能逾越进度。
《学记》里所彰显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教育者就应时时遵循的。应对《学记》我们就应常读常新,让我们时时记起那些精辟理论,记住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