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8月17日,美好的一天从读经典开始,早起和儿子一块去广场读书,这学期儿子迷上了骑车,每天早上都是绕广场一圈,到点大家一起读《论语》1--3章,与正能量的家人在一起,每天自信满满。
今天又是加班的一天,回到家累的不行,孩爸在等我回去,给我热热粥,由于车间很热,岀汗很多,所以不饿光渴,喝了粥,又吃了两块西瓜,饱饱的了。两个孩子可能是累了,却都睡的好香。
洞见有一篇深度好文,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很多家长以为,教育完全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其实不然,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不同孩子的表现和成绩可能完全不一样。
因为“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
只教不育,父母缺位,孩子就不可能优秀。
还因为有些教育,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
老师替代不了父母,学校教育也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人民日报发布了最新的“家庭教育观”,再三强调:
孩子的全面成长,健全的家庭教育观不可缺席。
父母,永远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朱永新曾说:
“在所有问题儿童身上,都能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
缺位的父母,放养的家庭,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无论学校教育有多出色,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无论老师有多负责,老师教不到的地方,都是父母的责任。
你的高度,将成就孩子的高度。
你的格局,将拓展孩子的格局。
所有父母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孩子的成长,我之责任。
再好的老师,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教育这件事,不能单单只靠老师。
老师是传道授业者,教得了孩子课本上的知识,教不了孩子成长中的品格。
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只有三五年,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却贯穿一生。
你是怎样的父母,就会教出怎样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教育这条路上,比起一切教育资源,父母才是最不该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