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189-2023-08-21
晓晸的妈妈

与其仰望别人,不如塑造自己。

“理学大师”朱熹十大经典名句,让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朱熹是南宋理学家、思想家,世称朱子,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等。

一、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出自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它的规律的。

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第十三章》注语。

以:用。道:方法。治:回击、惩治。身:自己。这句话说明以那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惩治那个人自己。

三、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学而》注语。

省:反省。则:就。加勉:加以自我勉励。每天反躬自省,有错就改正,无错就自我勉励,再接再厉。这句话说明君子修身应当有高度的自觉性,且要持之以恒。

四、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公冶长》注引程子语。

一个人有贪欲,就不会有过硬的人格。有过硬的人格,也就不会屈服于贪婪。这句话说明君子修身养性务须去除贪欲,才能保证有清廉刚正的人格。

五、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知:了解,指对事物进行研究,了解其规律。行:行动,指实践。在“知”与“行”两者之间,如果论先后关系,“知”是首要的;如果要论轻重关系,“行”是最重要的。此言“知”与“行”各有其重要性,只是在先后、轻重方面有所差别而已。

六、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

向来:以前。中流:河流中心。以前不懂行船规律,枉费了很多力气推船,而今掌握了行船的技巧,就可不费力气地在河水中自在行驶了。此言表面是说行船之事,实则以行船为喻,说明了这样一个读书的道理:不读书,对于许多问题苦思冥想,终不得其解;读了书,对许多难解的问题都茅塞顿开,有豁然开朗之感。其意是强调读书的好处。

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

为什么这个水池的水如此清澈呢,因为它在源头上有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池塘不是一泓死水,常有活水注入,才能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而人要做到心灵澄明,唯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时时补充旧知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用心观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发现源头活水,才思不断。

八、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宋·朱熹《偶成》。

年轻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最好,最容易学有所成,但到年老的时候在学东西就难以学成了,所以要不可轻视每一寸光阴。

九、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第二十七章》注语。

以:因。蔽:蒙蔽。累:牵累、影响。不因为有一毫的自私之意而使自己清明的心灵受蒙蔽,不因为有一丝的私欲而使自己的人格受影响。这句话说明君子修身务须去除“私意”、“私欲”,才能使人格修养臻至一个崇高的境界。

十、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第二十七章》注语。

毫厘:比喻极小。过:过头。不及:不够。这句话说明剖析事理要准确无偏差,处理事务要恰当公正。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93868
推荐日记
《2023.8.18亲子日记689篇(169篇)周五《小女的公主房》》
《日记552 2023.8.21 周一》
《种好自己的心田》
《消极的心态 2023年8月20日 161篇》
《秋雨》
《体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暑假第四十三天》
《诚实守信》
《电子书》
《生活处处有学问》
《666篇》
《再谈小雨》
《旅游》
《希望杯少儿乒乓球比赛》
《亲子日记第591篇一起玩》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种好自己的心田》感悟》
《亲子日记500篇》
《感想》
《暑假四十三天(123)》
《雨后的早晨幻想拥有魔镜》
《小目标 微成长——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反思》
《小猫咪》
《2023年8月2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亲子日记564篇》
《2023年8月12 第141篇 小雨转晴》
《2023年8月16日星期三 天气晴》
《学会享受时光》
《爸爸看娃的一天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天气晴 第534篇》
《亲子日记(161)下雨天和睡觉更配噢》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