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カ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按照书本记载的来答问,这样的教学,不足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必须听他所说的话。
他自己的能力不能提问,这样之后再告诉他。告诉他之后他还不知道,那么,这个学生可以暂时不告诉他。
优良的冶炼工匠,要先像鞣皮子一样,先学会制作过程。优秀的制作弓箭的工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会制作簸箕。开始训练小马驾车,与前二者相反,要让车在马的前面。
杰出的君王能够观察到这三种情况,就可以立志于学习了!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学高为师,如果自己学识浅薄,只懂得书本上那一点知识或是靠死记硬背来解答学生的提问,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做老师。自己学识渊博,能够根据学生的提问给出精准的回答。如果有的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那么,老师要对学生察言观色,观察学生接受知识的反应情况,通过其言行判断他的有疑问之处,问题出在哪里,直接讲给他听,如果给学生讲解后他还是茫然不知的情况下,暂时搁置问题也是可以的。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意思是“优良的冶炼工匠,要先像鞣皮子一样,先学会制作过程。优秀的制作弓箭的工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会制作簸箕。开始训练小马驾车,与前二者相反,要让车在马的前面。
很多时候,在家庭里,通过父辈的专心教授或是耳熏目染的影响,后辈人就可以触类旁通,掌握家学的精髓了,从而使许多精良的劳动技能和先辈的事业得以传承下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最强大的,他们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总结出了宝贵的生产生活技能,形成了特有的专业特长体系,这是我们国家不可多得的财富。
有的时候,我们人类的这些传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下一代可以掌握一项技能,说白了就是自己能挣碗饭吃。孩子掌握生存本领了,父辈们才可以安心。这种传承在动物界同样适用。
小马要跑在妈妈身边,学妈妈拉车。小时候老鹰都不会飞行时,鹰妈妈就把羽翼刚刚长齐的小鹰从悬崖上丢下来,小鹰就会努力拍打翅膀,从而学会飞行。
人类也好,动物界也好,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要,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时刻都在无声地对孩子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举止,同样对子女也有着很大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鼓励自己的孩子不断地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学识,练就生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