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暑期阅读的最后一次,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犯拖延症,要早学习,早反思。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皮子镶嵌成衣。优秀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学会用柳枝编织成萁。小马初学驾车相反,它是跟在车子后面的。
无论是先学用皮子镶嵌成衣,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冶匠。还是先学习用柳枝编织成萁,再成为一名的优秀弓匠。都反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其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的学习于心。
人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让一切有迹可循,有理有据,又要尊重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学生们从咿呀学语,到步入学堂,从简单的数字拼音学习到各种数学公式和文言文等深入学习,都是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也要遵循他们发现的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种庄稼的时候,都希望能够郁郁葱葱,茁壮成长。不想自己的庄稼长得慢,想长得快又有多的收成。可是快不一定是合适不一定是好的方向,庄稼有它自己的生长规律,要想多收,就要辛勤除草,施肥。施肥也要根据禾苗的生长规律,适当就好,多了烧死,少了浪费又没效果。教育学生成长也有同理,根据学生的发展成长的规律而施教,就会事半功倍。
学生的教育过程,不一定是汹涌澎湃,也可以是涓涓细流。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可燃物,他们有不同的熔点,可能是木柴,可能是铝,更可能是黄金。在与学生的学习相处过程中,学生慢慢发现自己闪光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导火点,是指引着,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引路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门慢工出细活的学问,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对待学生时,我们遵循学生客观的成长规律,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做到完美或迅速发展。我们应保持耐心,仔细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