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老师请回答》中一位叫雯雯的女孩,默默忍受了两年的校园欺凌。她会武术,也是班长,各方面看上去都很不错,可班上的同学却不愿和她玩,故意孤立她。刚开始,她会跟父母反映,可妈妈的态度却是“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别管那么多事情”,不愿意听她说这些事。至于爸爸,基本没机会了解她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一回家就被电话叫走,十分忙碌。
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她也就不再跟父母提起自己内心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一切。
直到上节目当所有老师和嘉宾的面,她才眼泪汪汪哭诉自己的难处。
发现没,孩子不愿意说,不愿走近父母,根本不是他的错,而是父母看不到他求助时的信号,单方面觉得“孩子说的都是小事”。
这样的情感忽视,委屈、痛苦没有化解,就像一把不锋利的钝刀,在孩子身上不停划,不出血却痛得难受,以致于孩子宁可选择回避,也不想被中伤,无形中消耗着孩子成长的能量。
其实孩子要的根本不多,就是自己需要时,父母能听到他内心的声音,给他信任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