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学会走路时,担心会磕碰受伤,于是把家里的各种边边角角都包裹上;长大一些,担心孩子触电,于是家里的插座都隐藏在角落里,也会禁止孩子去触碰;开始上学了,担心过马路发生意外,于是每一次都是手牵手送到路对面。不能说这种禁止的教育方式一定不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保障了孩子的安全。孩子在长大,什么时候才是家长认为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实践的时候呢?我认为在孩子能听懂家长表达的意思的时候就应该慢慢的切入引导式教育,不能因为某件事情或某个物品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而完全禁止孩子接触。在我的大宝贝3岁左右时,好奇心暴增,恨不得家里的各种东西都要去上手摸一摸,玩一玩,家人也是担心孩子会受伤,把可能会伤害到他的器具尽量都收起来,在他要对插座下手时,我也明确告诉过他这里有电,不能接触。越是禁止让孩子动的东西,他越是好奇,后来他自己偷偷玩插头插座等等。被我发现了几次之后,我也就开始教他正确的用电方式,从怎么打开或关闭插座开关,不要用湿手去触碰任何带电的东西,加上我会演示错误的方式给他看,再长大一些时会教他怎么插插头,当然也少不了进行警示教育,我经常会在网上搜索一些因为违规用电造成伤害的视频给他看,事实证明,经常给孩子来点警示教育也很有效果。到了上一年级时,每次都是骑车过马路把孩子送到学校的那一侧,路口的交通情况也是很杂乱,时间久了以后,我就把孩子放在马路对面,他自己练习过马路,我骑着车跟在他后面通过,虽然是一个6周岁的孩子了,刚开始独自过马路那几天我在后面看着也感觉很好笑,遇到右方来车了,也不知道该自己先过还是该让车先过了,结果他不动,车也不动。现在三年级了,也习惯自己过马路了,每天早晨都是把孩子送到路口,下车之前都会对他说一句:注意安全。有时大宝教育小宝的时候,我会对大宝说避免伤害最好的方式是学会正确的方法,而不是禁止接触,把自己画在一个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