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爱心与教育》1
潇洒

《爱心与教育》的《序言》引起我诸多共鸣。余心言老师说:从李镇西同志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

我觉得李镇西老师所说的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这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这些品质是一个孩子这一辈子最需要的和最有用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很难在成绩单中体现出来,我当然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在全镇排名中名列前茅,但我也希望我带的兵能对学习的兴趣,能想办法获取知识,变成李镇西老师所说的“人才”。

抛开这些理论性的文字,反观我们的教育,孩子们真的对学习感兴趣,有求知的欲望吗?或许少数有,大多数孩子是被逼着学习。今年接手的三年级,中年级,学生还是天真烂漫的时候,语文课确少有人举手,虽然刚从数学科目转过来,还不太熟悉教材,但我觉得语文课堂没有那么多确定性答案,很多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符合语境都对,但是语文课总是只有那么三五个同学举手,很多同学只是被动的听别人讲,失去了自己。我经常跟我班孩子说“一定要成为你自己”,不要看到别人读完课文坐好你就必须坐好,你是你,没有读完一定要接着读,像咱班“陈恩宇”那样,即使只有自己在读课文了也要读完。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太多“看别人”和“功利性”,孩子们的天性往往在这样的压制下变得死气沉沉,失去了本真。这不是一个老师凭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希望我们的教育梦让孩子们幸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24910
推荐日记
《不解释,642篇,2023.9.18,星期一,天气晴》
《孩的快乐时光》
《每天进步一小步》
《亲子日记》
《175》
《2023年9月17日周日天气晴 忙碌的周末(143)》
《《父母规》诵读 第480天》
《回家,感恩先生陪老爸去配药》
《初识2023年9月14日》
《1000篇》
《妈妈的心里话》
《亲子日记113-周末》
《2023-9-17 1年纪1班》
《亲子日记(550)2023.9.17 星期日 晴 又上学走了》
《序言有感》
《好习惯要保持》
《144》
《2023.9.17星期日》
《2023年9月16日》
《2023.09.16 周六 晴 (413)》
《二宝之间“选择”宠哪个》
《成就感是鼓励孩子成长的良方》
《狗·猫·鼠》
《自我反省》
《我的日记》
《随笔》
《203天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晴》
《宝贝慢慢长大了》
《亲子日记》
《亲子思想日记第180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