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意志力》
储老师育儿

《意志力》一,意志力是什么?图像

作者1 罗伊·鲍迈斯特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发表450多篇科学论文,一直是世界上论文引用率最高的心理学家之一。

作者2 约翰·蒂尔尼 《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作品曾经获得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美国物理联合会颁发的奖章。

作者认为,意志力像肌肉一样,经常锻炼就会增强,过度使用就会疲劳,这是为什么人们会在一些时候难以抵挡诱惑的原因。

书中还介绍了一系列增强意志力的办法,解释了如何设置切合实际的目标,如何监控进度,如何在动摇之际坚定信念。

~~~~~

在中国,不论是教育专家还是孩子家长,很多人都很向往美式教育。因为我们一般人都会觉得,中式教育更强调孩子的自控力,要守纪律,好好学习,结果抹杀了个性和创造力,培养了一堆学习机器,而美式教育更自由,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看起来美式教育更高大上,更成功。

可数据却证明,亚裔学生仍然更优秀。比如,亚裔人口只占美国人口的4%,但亚裔学生却占到斯坦福之类顶级名校的四分之一,而且,亚裔毕业后的工资也比平均水平高25%。一般人会把这个成就归结为亚裔的智商高,但统计表明不是这样的,比如科学家这个高智商行业,白人科学家的智商是110,而亚裔只需要103。

亚裔并没有智商的优势,那亚裔这么厉害靠什么呢?靠的是意志力。

这本书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后天因素中,意志力为什么排在第一位。

你的很多烦恼,比如工作低效,情感纠葛,减肥反弹,控制不住乱花钱,沉溺于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等,这些统统可以通过意志力练习来解决。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观点:

第一,意志力就像肌肉,使用的时候会消耗能量,用多了会疲劳;

第二,意志力不是一个心理机制,而是一种生理机制,补充葡萄糖能提高意志力;

第三,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目标、养成良好习惯、自我监控等办法提高意志力。

~~~~~

第一部分,意志力是什么?

研究表明,意志力就像肌肉,使用时会消耗能量,用多了会疲劳。

很多人喜欢看励志类的书,看各种名人是怎么取得成功的,然后找出一些能启发自己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喜欢励志书籍的原因。但是,这类书读多了你会发现,每一本书里讲的名人成功所需要的品质似乎都不一样,那到底什么优秀品质是成功者身上必备的素质?

这本书用科学方法告诉我们,其实名人传记里说的这些可能都不是他们成功的真正原因。想要知道到底什么品质对成功最重要,科学的办法不是看名人传记,而是进行大规模统计。你只要把所有可能有用的品质都列举出来,找很多人进行测试,看看每个人都有些什么品质,然后看看哪些人是生活中的成功者。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只要考察那些成功者都有而不成功者又没有的品质,我们就知道决定成功的可能品质是什么了。

以学生群体为例,一项研究对大学生的三十多项品质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品质对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影响,比如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幽默,有的人严肃,这些人里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不好的,某种品质下学习成绩好坏纯属偶然。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只有一个品质:自控力,也就是意志力。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时就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

这个统计结果表明,想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看意志力比看智商和入学成绩更靠谱。不但大学生如此,在职场上也是自控能力强的人更受欢迎。他们不仅工作干得好,而且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更能从别人角度思考,更不容易出现偏执和抑郁之类的心理问题。这项研究进一步发现,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决定成功的都只有意志力。

回到一开始说的中美教育的问题,为什么亚裔小孩比美国更成功?有实验发现中国小孩从两岁开始就比美国小孩有更强的自控能力。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多动症儿童比美国少得多。也可能是传统的问题,因为中国父母更早要求孩子控制大小便。不管是什么,中国文化虽然不怎么擅长科学思维,也不太明白意志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却在意志力的实践上遥遥领先。而美式教育,太过热衷于自尊和自信,但高自尊并不导致高成就,自尊过度的人往往还会发展成自恋,这会放大孩子意志力缺失的弱点。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意志力这么重要,那我们每个人只要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逼自己一把,把自己的意志力潜能发挥到淋漓尽致,是不是就离成功更近了?

作者不建议这么干,因为和大家想的不一样,意志力其实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用完了就消耗光了。

这个观点比较反常识,我们一般觉得意志力属于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精神层面的东西应该是没有数量的概念,怎么意志力还能消耗呢?但这是有实验结果作为依据的。

本书作者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一群学生全都饿着肚子来到实验室,把他们随机地分成三组,然后让大家做几何题,但这些题其实都是无解的,实验测量的是他们愿意在题目上坚持多长时间才放弃。

对照组的学生直接做题,他们平均每人坚持了20分钟。

而两个实验组学生在做题之前则先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面对刚烤好的巧克力饼干以及一些萝卜,实验人员告诉其中一组学生可以随便吃饼干,但是要求第二组学生只能吃萝卜。你可以想象自己在饥饿状态时看着热气腾腾的饼干而不能吃是一种什么感觉,你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只吃萝卜!

第二组学生抵制了饼干的诱惑。然后两组学生都被带去做题,结果可以随便吃饼干的第一组跟对照组一样坚持了20分钟,而只能吃萝卜的第二组只坚持了8分钟。实验结果的唯一解释是,第二组的意志力在抵制饼干的时候被消耗掉了。这就是说,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你把它用在这就没法用在那。

为什么统计发现总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反而经常穿脏袜子?为什么每当期末考试之前学生们更容易吸烟,更不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因为他们的意志力消耗在学习上了,在个人卫生、戒烟这些事上就放松自我控制了。

作者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一类夫妻,他们工作都特别忙碌,下班回家很晚,然后下班回家后两人经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作者给他们的建议是,让他们早点下班。夫妻们很不理解,不对啊,见面就吵不应该尽量减少在一起的时间吗?怎么还要早回家呢?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越是工作忙碌的夫妇越容易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这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力在工作中都被耗光了,回家就不会再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而换一份不那么忙的工作或者争取早点下班,虽然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了,但工作消耗掉的意志力减少了,回家后还有意志力控制情绪,反而会减少争吵。

再比如,统计表明以色列犯人的假释申请总共有35%的批准率,而能不能批准与审核这个申请的法官什么时候吃饭很有关系。如果这个申请是在法官刚刚吃完早餐或午餐的时候审核的,那么它的批准率是65%,然后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批准率慢慢降低。等到下一顿饭点的时候,法官饥肠辘辘,批准率几乎是零。这是因为法官为了对抗饥饿用尽了自己的意志力,他没有多余的意志力去分析犯人的申请,为保险起见只好做出风险最低的决断,驳回申请。

做选择也会消耗意志力。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面对很多礼物,而每个人只能带走一样。第一组受试者被实验人员不停地问:你要铅笔还是要蜡烛?如果要蜡烛的话,你要这种蜡烛还是那种蜡烛?你要这个蜡烛还是要T恤衫?你要黑色T恤衫还是白色的?……总之就是不停地让他们做选择。终于选定了礼物之后,受试者到另一个房间测试自控能力:把手放到冰水里看能坚持多长时间。结果发现,做了很多选择的人能坚持的时间要比正常人少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意志薄弱的时候不愿意做选择。商家经常利用这个原理,比如买新车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升级配置的选项,而聪明的销售人员总是让你刚来的时候先对一些花钱少的配置进行选择。等你连续决策到选累了以后,他再向你介绍价格贵或者根本没用的选项,比如要不要来个防锈?而这时候你的意志力已经没办法对抗他的推荐了,他说啥就是啥了。

上面这些试验和例子,说明意志力不是一种美德或者思想境界,它其实是一种生理机能,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消耗能量,而且用多了会疲惫。

(下接第二部分,意志力不是一个心理机制,而是一种生理机制,补充葡萄糖能提高意志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26962
推荐日记
《好习惯的养成》
《2023.9.17 周日》
《花期不同,我们悄悄努力》
《133孙铭悦第四篇9.19阴》
《2023.9.19儿子长大了》
《记录刚刚一年级的宝贝儿子》
《随记》
《托盘画》
《快乐成长的二哥》
《学习笔记一》
《2023.9.18周一晴亲子日记第1549篇》
《2023年,9月20日》
《哥哥长大了》
《9月17日 星期二 小雨 九一、三李逸飞逸扬妈妈 个体》
《周末的一天》
《山东临沂市高新区罗西街道临沂二十九中,2022级2班蒋龙的爸爸》
《成长重于成绩》
《日记》
《上学路上的小插曲》
《《意志力》》
《古诗词(2)》
《亲子日记606天》
《学习心得》
《 节约是一种美德》
《做家务》
《亲子日记》
《2023年09月19日 593篇》
《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班主任》
《随记919 首因效应》
《妈妈是家庭教育里面的核心》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