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在手记一开始时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今天读了李老师的手记一,我感到李老师正是这样一位老师,热爱教育事业、有人情味、是学生心中的老师、朋友、兄长、父亲。
李老师对学生爱的纯粹。他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熟知每一位学生的生日,送生日礼物,过生日。他安慰想家的学生。他带学生看病,学生在心里说:"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为学生编写一本反应班级三年难忘生活的"班级史册",他挥汗如雨为他们铸造青春纪念碑。他做这些不为别的,仅仅源于对学生的爱。他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们的心中。李老师对学生爱的理智。他针对班级问题召开班会,把班会开到学生的心中,让他们终身难忘,又影响终身。他制定规则束缚自己,他给学生们读书,他把活动与品德教育紧密相连。班级无小事,事事皆学问,爱学生不是无原则地溺爱,而是要像李老师说的那样需要"保持"、"扶持"、"引领"。李老师对学生爱得深沉。他爱宁玮同学的善良、正直,又担心她的好品质会受到来自社会的伤害。他引领学生把对同学的爱渗透到对同学家庭的爱,对社会和祖国的爱。
从身边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现师生之间存在很多紧张现象。师生之间好象有一堵厚重的围墙,教师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干什么;课余教师主动与学生谈心不多见了;学生似乎也不愿和老师交往,见到老师绕道而行。这种紧张的关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应想尽方法消除这种僵化的局面,扫清教学障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爱心和童心了。有了爱心,才有奉献精神,才能在有限的的工作时间做出无限的奉献。有了童心,就会消除与学生的隔阂,彼此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使教师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学生由喜欢老师发展到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师生在每天的课堂上能有一个精彩的约会,心情偷快地开展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