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
泽同学的包书皮问题一直没有落实,连续6天下午放学路队时必提醒:“泽, 今天下午别忘了包书皮。”“好的。”人家总是愉快的的答应。可是第二天我批阅的时候总是没有包,连续几日我有点火🔥:“泽,你到底什么时候包?”“明天。”
直到昨天数学老师反映他同步已经缺页了 ,所以这件事必须得找家长了,于是我打电话给他妈妈。于是今天我一进教室,泽就急忙告诉我:“老师,我妈妈给我买了包书皮了,可是买小了。”
“哎!我知道你有个不靠谱的娘,所以我昨天才嘱咐你:在小卖铺包好后再回家。让你妈妈付钱就行了呀!”🔥🔥🔥
事件二
正讲课中,其他孩子都听的津津有味,发现坐在窗口的凡两手扒在窗台,非常专注的望向操场,只见两个高年级学生从操场走过(有什么好看的?)于是我赶紧温柔带着戏谑的口气:“凡,快去,出去看,观察得更仔细!”这娃竟然快速起身,兴冲冲的往外冲去,走到半路才发觉有什么不对劲,于是慢慢挪回自己的座位……看到他尴尬的站在那儿的样子,我断定他知道自己错了,不忍批评,心平气和地说:“不去吗?那就坐下,好好听课!”
事件三
昨天观察秋天景物,今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一处景物,学习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表达方法,为《秋天来了》小练笔铺垫。自觉得声情并茂讲的很明白了,结果下了课,另一个泽跑过来:“老师,能不能把它们当做小鸟来写?”教室里声音杂乱,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是说,你昨天观察的小鸟🐦?”“不是啊,是把树叶当小鸟啊!”……于是,又单独给讲了一遍。看表情,他还是不懂为什么不是“拟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