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1.4班刘乐媛爸爸

9月22日星期五

昨天我读了一篇关心学会戒吼的一篇文章!我心有感触!我们都要值得学习一下。我感觉对我们家长来说挺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学习。现摘抄一下以下予以分享!

作为家长,每次看到孩子不合自己心意时,总不能不管吧?

既然不能打,心想吼两句总没事。

于是,“大吼大叫”便顺理成章,变成了教育的一种手段。

但对孩子而言,这也许不是体罚,却是“心罚”,更是一种精神虐待。

有位教育学家说:“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对于家长而言,吼叫或许只花了一分钟。

但对孩子而言,其伤害可能贯穿一生。

正印证了那句话,最伤人的不是拳头,而是舌头。

“世间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一张妈妈发怒的脸。”

按道理来讲,母亲原本应该是孩子最愿意亲近的人。

她的音容笑貌也是孩子铭记内心最珍贵的礼物。

可是,让一个成年人记忆深刻的却是母亲吼叫时愤怒的脸,这不能不让人痛心。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的故事。

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总是喜欢扯着嗓门说话,而且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开骂,言语及其尖酸刻薄。

更让他害怕的是,每当妈妈心情不好时,他做什么要更加“小心翼翼”。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她的“出气筒”。

每当这时候,只要听到妈妈的脚步声,都能让他吓的发抖。

孩子对大千世界的记忆,是从最直观的图像开始的。

妈妈大吼大叫的样子,或者说长期大吼大叫的情境。

将会逐渐刻在他的内心,成为他最主要的童年记忆。

弗洛伊德说:“所有成年人的伤,都是在童年时期留下的。”

情绪不稳定的家长,就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有研究证明,在情绪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他们自身的性格也会变得敏感,情绪容易波动,有很强的自我否定感。

而这样的敏感会一直藏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伴随他们成长,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和人生。

张爱玲的母亲脾气暴躁,每次对女儿失望的时候,就会冲着她咆哮,骂她是“猪狗不如”。

更会在她生病时,口不择言地怒吼,她是害人精,出生就是来祸害人的。

正因为这些残酷的现实,让张爱玲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内心一直无法快乐。

原生家庭,造成了她冷漠孤傲、敏感怪癖、我行我素的性格。

这样的性格使她的人生充满了的悲凉和无奈。

如何戒吼,需学会按停“情绪开关”

有句谚语:如果吼叫能解决问题,驴将统治世界。

但有时候道理都懂,只是每当看见孩子不听话时,就控制不住火气。

最后总是免不了把娃吼一顿了事。

那如何“戒吼”,怎么能及时按停自己的“情绪开关”呢?

首先,请摒弃吼叫常用的借口——“都是为了孩子好”。

这真的只是一个拙劣的借口罢了。

毕竟,无论多大的孩子,都绝对不会因为家长吼叫才能感受到她的“好”。

比如,我们经常会吼他们作业做的慢,读书不自觉。

现实我们却看到,这些孩子被吼后,也并没有太多改进。

并不会像我们预期那样,马上变“好”。

所以真正智慧的父母,不会一味怒吼,而是和他一起找到解决的方法,用耐心去引导。

因为才智不能用吼叫,装进脑袋。

用鞭子教不出优秀的孩子,用吼叫更是如此。

其次,找到你的情绪节点。

所谓“情绪失控”,就是失去了人为控制情绪的能力。

如何“戒吼”最重要的是找到触发你情绪的节点。

因为一旦超过这个“节点”,将会导致你无法将情绪,控制在自己的理智权限之内。

这时,怒气会开始“暴走,看到谁怼谁。

此时你的言行,就会出现一种失控的“疯狂”状态。

比如有家长会说,我最烦躁的时候,就是我前脚收拾房间,孩子后脚立刻弄乱。

这时,我一定会忍不住吼他!

因为孩子弄脏房间,会触发妈妈的情绪“节点”。

这时如果没有好好控制,情绪就会积累,瞬间爆发。

老古话说的好,有智慧的父母,都懂得控制自己情绪。

最后,学会建立自我同情。

这里切记,建立自我同情不是给自己找借口。

并不是我们经常说的:“我是被逼的,我今天这样骂他,是因为他把我逼急了。”

因为当你找了借口后,下次还会这样吼孩子。

建立自我同情,前提是承认自己错了。

比如:“我今天又对孩子吼叫了,这样做是不对的。我的压力可能太大了,我现在需要放松一下。”

你需要找到改进的路径,如此一来,这就有了行动的方向,会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但如果吼叫已经发生了,我们该如何向孩子道歉呢?

首先,要对孩子表达自己的后悔。

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很抱歉妈妈今天对你发脾气了,我很后悔,这个行为让你很难过。

其次,要表示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可以说:“妈妈错了,不应该吼你,是我脾气太大,觉得得很内疚,这是我的错。”

最后,给出一个具体的补救措施。

让孩子知道你在很努力让自己,下次不再吼叫。

比如告诉孩子,我会尽力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做完作业,妈妈带你去吃一些你喜欢的甜点,好吗。

切记,做到这3点,才算是真诚的道歉,才能补救因你的怒吼,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父母的言语可以温暖人心,也可以寒风刺骨。

社会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南风效应”。

严酷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寒风,谁知行人觉得冷,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紧;

暖暖的南风吹出丝丝微风,行人觉得很热,反而脱掉了衣服。

温和,最终战胜了暴力。

我们对孩子的“吼叫”就是北风,“温和而坚定的教导”才是南风。

为了自己和孩子共同的将来,请努力管理好情绪,不要让“吼叫”把孩子的心门锁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31511
推荐日记
《213》
《做孩子坚强的后盾第978》
《日记》
《奶奶,我看见了一首诗》
《陪伴,第1125天》
《997》
《亲子日记116》
《小可爱》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13(2023.9.21星期四)》
《9月21日第十篇》
《粘人的小孩》
《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天气多云 (196)》
《一把榛子两颗松子》
《忆》
《亲子日记第3篇》
《陪孩子一起成长192》
《上小学的第17天》
《亲子日记》
《脚踏实地工作远比会说来的实在(第1092篇))》
《202.今天濛濛的表现较好》
《亲子日记第1091篇》
《做月饼》
《随记》
《亲子日记(554)2023.9.21 晴》
《(亲子日记九)继续拼读》
《崭新的星期一》
《现在孩子太难管了》
《亲子日记第192篇》
《从此刻起》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