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他正确的思维方式:“听着,你要关注具体的事情,不要被别人的话所影响,如果你知道1+1=2,那么无论我问你多少遍,无论有多少人质疑你,你都不要动摇,你要学会只关注事情本身,然后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如果1+1=2,那么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它的答案都是‘2’,现在你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你明白了吗?”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向孩子发问,然后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向孩子提出同样内容的问题,也就是换着花样来问孩子。
这是较为高阶的训练,目的是提升孩子的理解力、逻辑力、注意力和表达力,甚至是掌控情绪的能力。
这里举个例子,看看孩子是如何被逼疯的?
我们问孩子:“5是1的几倍?”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计算了,然后我们说:“不要计算,你来翻译,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孩子就蒙了,甚至于大多数家长就蒙了——这是啥破问题啊?
于是乎,我们告诉孩子:“你可以这样翻译,我们反过来说成1的几倍是5,是不是容易理解了?然后再进一步翻译成几个1是5,是不是更简单点了,最后,我们再进一步翻译成几个1加在一起等于5,是不是更加简单了呢?记住,翻译的目的是把复杂的数学语言翻译为简单的自然语言,也就是说人话。”
事情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可以再问孩子:“那么,1是5的几倍呢?你来翻译下。”接下来就是各种翻译,各种问法,最后我们根本不需要教孩子如何计算,孩子自己就悟出计算方法了。
这种“连环提问法”是家长的必修课,如果孩子能够开展这样的训练,他的注意力、倾听力、理解力、逻辑力、判断力、情绪力、提问力、想象力等多维度能力就会“刷刷刷”往上涨。
在这种“连环提问法”的“攻势”之下,没有人能够掩盖问题和错误,没有人能够假装看不到弱点,所有的问题都必然会浮出水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准确地说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来了,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这些问题,并且思考对策,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要知道,这些问题都是“真问题”,是难能可贵的问题,我们不要回避它们,而是要“干掉”它们,这样我们就进步了,突破了,成长了,这就是实力和心性的双重修炼。
到了这个阶段,孩子想要在自己练习的时候错漏百出、丢三落四,那可能就算是要故意为之都很难做到了吧。因为对于训练有素的孩子来说,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建立起稳固的“大脑回路”,在潜意识之下就会被轻易触发,孩子想要犯错,尤其是犯“低级错误”,会变得越来越难。
结束语
孩子频繁犯错,尤其是变着花样犯各种看似低级的错误,说明他的心智水平还不足,他的真实实力还欠缺,他还没有养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简言之,他并非“训练有素”。
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犯错了,背后都有理由,所有的理由最终都能追溯到个人习惯、个人心性和个人能力上来。
因此,家长只要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出好的心性,增强个人的综合实力,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解决方案和步骤,前面已经有详细说明,这里就不赘述了。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教育没有捷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积累一份实力,玩不得半点“花俏”。转自知乎学习经验,因为最近发现儿子做数学计算老是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