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和童心,教育的最后防线。
李镇西老师在开篇就讲了对爱心和童心的随想,他认为: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看着这些文字,不禁想起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急切慌乱的自己。那一届学生中,调皮的男生特别多,纪律很差,常常犯错,那时心情比较抑郁,脾气比较暴躁,越着急越没有任何变好的痕迹。后来也是因为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孩子,结合曾经的惨痛经历,深刻的反思,自觉缺憾太多,需要不停的学习进修。所以在后来阅读到有关的教育书籍时,会产生很多共鸣或者豁然开朗。书籍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从教路上的引导者。同时也让我明白:孩子毕竟是就是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当他们做出有失偏颇的事,我们应给予引导和教育,而不是持着“我必须制服你”“叫来家长,让家长管”等想法。教师的“威信”不是靠凌驾于学生智商的特权和大声的训斥,也不是靠老师用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来迫使学生顺从,靠的是老师的以身立教,需要的是师生之间敞开心扉的交流、理解与信赖。
随着和孩子相处得越来越久后,体会到:千万别在自己生气的时候处理问题,给自己几分钟,先熄灭自己的火苗,让自己冷静下来,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错误。
有人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本期5个案例都每个故事都生动诠释着“爱”字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朴实而真诚。用心融入、感受,体会着他的心境,修葺自己的心灵,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始于爱,却不止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