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了《爱心与教育》手记1:爱心和童心。以前我认为爱心教育,无非就是关爱孩子,但是真正静下心来读这本书的时候才体会到李老师的爱有多么伟大,读完“爱心与童心”让我深受感动,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班级。新学期接手了一年级,每一天都在想着如何跟“崽子们”斗智斗勇,让他们害怕我,随时都听我的差遣。直到我读到李老师写的“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让我感触颇深。我总以为只要我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他们就会怕我,其实不然。是我根本没有俯下心来认真去了解孩子们,没有去了解他们的内心,没有认真的去观察了解他们,教书育人,而我只做到了教书,育人才是最重要的。
周五我搭档去万基学习语文,只有我一个人看班,大课间的时候,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要去厕所,剩下的同学在教室喝水、休息。因为我不能兼顾两方的学生,就由两位小队长代我护送同学们去厕所。正值大课间,学校的学生特别多,我很担心他们的队伍会被人流冲散,一方面安抚教室的学生,一边在走廊窗户张望。时间真是漫长啊,于是我决定去接应他们。我刚走到校园主路,因为当时声音嘈杂,小队长喊了几遍陈老师我都没有听见,自顾自的往前走,直到他追上了我,气喘吁吁的告诉我,我们回教室啦!我说:“你们从哪里回来的,怎么没有看见你们呀?”小队长说:“这边人太多了,我们从另一个出口回来的。”这件事情让我特别的感动,一是我的小朋友们懂得了随机应变;二是小队长不辜负我的期望,积极回应我对他的信任。
想到我班的小宋同学,身材高大魁梧。每次带出去,同事们都问我是一年的学生吗,确定不是三年级的。他精力非常旺盛,站队总得戳戳周围的同学;待人十分热情,课堂上也得趴到前边同学的后背上指导人家的学习;喜欢维持班级卫生,上课也会趴在地上用自己的衣服拖拖地。就是这样一个让我咬碎后槽牙的小男孩,他会在我辅导同学的时候,站到我旁边告诉他们如何修改;每个大课间帮助同学们把奶搬到教室,跟分奶老师表达谢意,会把交代的每一项任务认真完成,当然,除了上课和学习。可是他身上散发的童真、善良,就是这个年龄段孩子该有的啊!我总是狭隘的用条条框框去标准化他。也正巧读到李老师在给宁玮回信中写道: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这个世界如同一个大森林:有挺拔的乔木,也有繁茂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蔓;有鲜艳的花朵,也有翠绿的小草……他们都在阳光下展示着自己一份独特的勃勃生机。 真教育是本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读了“爱心与童心”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个老师应该如何做,那就是爱学生,把爱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向李老师学习,关爱学生,把他们当做朋友,弟弟妹妹去对待,了解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