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天气阴(亲子日记第十五篇)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所改变有所行动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是需要坚持下去的,正如黄校长所讲:人生修行很远,不要错过陪伴孩子的日子。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其实都是教育。1.陪同不等于陪伴。不走心的陪伴,等于零。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之前孩子在一边做作业,我就在一边玩手机。虽然把视频声音调到了最低,现在想来大错特错,绝对是影响他专注力的。这样的陪伴不如不陪,等于零。最近我每天都会陪在他身边看着写作业,没有玩手机,有时候工作需要用到手机我就会告诉他:你做作业,妈妈坐这里陪着你,但是妈妈也有工作要做,我们一起做作业好不好?他痛快的答应好的。2.物质的陪伴不等于陪伴。用物质毁了孩子。暑假的时候,我每天上班临走之前会跟他们说:在家好好听话,不要玩手机玩小度,妈妈下班回来给你们买汉堡买薯条等等好吃的。事实就是手机小度陪了他们整整一个暑假,每天还有好吃的带回来。小日子真的别提多爽了。所以。这种陪伴确实是毁孩子。现在的我会想。如果他在制定的时间内做完作业或者一页数学题全对或者听着生字会写我都会给他物质上的小奖励鼓励他。虽然目前数学题没全对过,语文生字听着没全对过,但是我相信一定会的!3.包办不等于陪伴,书包,衣服,鞋带。都不要管。三年级孩子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食物。比如你怕书包背的太累,就去可怜他。可怜终会变成啃老。我每天下午接到靖平,第一个动作就是把他书包接过来,问累不累。回到家,做好饭,给他盛好在面前。甚至早上上学之前帮他戴红领巾挂校卡,把保温杯里倒水,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在包办。昨天因为星期五过周末,我早上提前跟孩子讲好的,不管有作业没作业下午把所有书都背上(防止忘带作业)书包确实很沉。我想帮他拿书包,但是,想到了黄校长的那句包办不等于陪伴,然后我就放弃了帮他背书包的念头。4.说教不是陪伴。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读不进去书的时候怎么办。把读书讲成故事,不拿别人的孩子比较。我每天送孩子上学之前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认真听课。似乎成了每天的口头语了。以后我要把这句话改成:又是美好的一天,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支持你。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也要相信你自己,加油✊!5.照料不是陪伴。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以后我会这样做:衣服和鞋子让他自己穿,饭自己盛,红领巾自己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锻炼他们。下午带着女儿和儿子去马站理发,理完发女儿说想喝奶茶,我说可以,我说只要答应妈妈一个要求就答应买。什么要求?我说:要求就是需要你俩自己进去买,我在外边等着。他们平时都不善于社交,和陌生人说话更是打怵的那种孩子。为了能喝到奶茶他俩同意了,确实也买到了喜欢的奶茶。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吧。以后我也会多鼓励他们想做的事情要自己完成,不依赖别人,不要等别人来照料。
在家庭教育这条路上,我做的特别特别的不好,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自己都那么多的不足,为什么要一直要求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呢。我相信通过一点一点改变,肯定会变得更好,在这里,心情可以得到沉淀,脾气可以变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正确陪伴孩子的家长。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朋友们加入到写亲子日记的行列来,为孩子的教育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