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2,晴,星期五
一位班主任的8句大实话:孩子优不优秀,和家庭关系太大了。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教授知识的是老师,养育心灵的是家长。
当家长和老师秉持着同一个信仰和目标前进,孩子一定会被教育的很好。
新学期开始了,这对于老师、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征程。
为了孩子的教育,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和老师肩并肩。
作为老师,我想对各位家长们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希望每位家长认真读一读!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习惯
亲爱的家长,相信你有这样一个疑惑:
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为什么孩子间的差异那么大?
难道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智商更高吗?还是自家孩子不够努力?
其实不然!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同一个班级,尖子生和差生之间的区别不是智商,更不是努力程度,而是习惯。
一个好习惯能成就孩子,一个坏习惯则能伤害孩子。
当然,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后天的引导。
小到孩子的听课学习、写字阅读,大到孩子的为人处事。
先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有了好习惯,优异成绩自然水到渠成。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关键在于你
作为老师,经常有家长跟我分享,自己全心全意地爱孩子,教孩子,可是为什么孩子越长大,似乎就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很多家长都十分迷惑,越是用心越是用力教孩子,结果孩子呈现出来的状态,越不是自己所期待的。
为什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足够爱他,也足够用心、用力,结果孩子却是那样子?
有句话说得好:“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怎样的人。”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坚持努力的人,那你做事的时候就不能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爱阅读的人,那么你就要先成为一个爱阅读的人。
孩子天生白纸一张,你画花他就开花,你种瓜他就结瓜。
你的行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笔。
为人父母,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不重视身教的作用。
人都说,正人先正己,你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
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
更是父母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