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的是《爱心与教育》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关于爱心和童心的随想》。
当我看到标题是“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的时候我在思考好老师的一个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在文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必须要爱学生,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该如何爱学生呢?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欺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恃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的分享给学生时,学生就不只把我们当做老师。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获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的尊严丰碑建立在了学生的心中,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要有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