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循着人贩子余华英被判死刑和大同霸凌案的报道,找到更多人性的黑暗,也感受到一些作为父母的责任重大。
1.死刑拐卖儿童犯余华英作案手法:
带着女儿在目标孩子的身边租房子,成为邻居,时间长了,与孩子家人和孩子混熟,再在某天,趁大人放松警惕不注意的时候,以零食等骗走孩子,最后在人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海茫茫,可想而知,从人海里寻一个人多么渺茫!简直就是绝了家人的后路!所以,才有杨妞花的亲生父母先后去世的惨剧,在痛心的同时,不得不让我深思。看她的作案手法,说到底是“熟人”作案!这真的是很难防范,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和她熟络了,自然就会放松警惕,然而,熟络只是你以为的熟络,那张慈祥的面孔下,可能隐藏着世上最黑的心!
就像《孤注一掷》里说的,犯罪分子比我们用心多了,虽然这是二三十年前的案子了,如今各种监控设备各种刑侦手段已经打击了一部分违法犯罪,但如果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给予更多关注,孩子就可以获得双重保护,比如外出游玩不玩手机,比如多跟孩子谈谈心,不必觉得我矫枉过正,在这个问题上,当懵懂的孩子处于灰色地带,作为后盾的我们本该小心翼翼。
2.看到霸凌案的细节,原本心里就会钻心地难受,细思极恐,有孩子后,更不敢霸凌案的报道,大同霸凌案这个新闻是今早听同事说起的,同事一进门就用愤慨的语气问我们看过报道没有,在心惊胆战中,我还是听到了关于大同霸凌细节的只言片语,同事的说案件细节时几个词引发一阵唏嘘,一堆成年人对一个孩子的行为不可思议,一阵痛心。随后,同事们讲起自己孩子在外玩耍时的经历,总结出孩子被欺负,大人不要参与,因为可能过会就好了,但一定一定要教育好,让他学会分辨什么是无心碰到,什么是不怀好意故意为之,然后自己能够处理,而不是愿挨任挨。一位同事提出不同意见,当孩子自己无力分辨而不懂反抗时,说明我们没教育好,那么我们豁出老脸也要帮孩子讨回公道,她讲起自己的孩子在外游玩,被一位男生多次打脸,她的反映是,提醒男生不能打妹妹,可孩子对她的好心提醒充耳不闻,而男生的奶奶,见自己孩子不吃亏,只是在旁边静静“欣赏”,同事作为一个有素养的成年人,只得不停提醒,这样重复多次后,她的老公看不过去,抬手给孩子一记耳光,老太太立马起身,给自己的孙子伸张正义:“你干嘛呢!”“哦原来你在就是了,我还以为你死了呢!”同事们一片叫好,大快人心!虽然,大人介入了孩子的矛盾,虽然他对老人说了脏话,但为什么我们竟觉得很爽呢?然后,扪心自问,我可以为了孩子豁得出去吗?当所谓道德感,成人的懂事,“小孩子总是良善的”这些观点凌驾在上面,这确实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