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祭月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天象的崇拜,以及帝王及民间的祭月活动。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中秋节逐渐成为了一个寓意家人团聚、幸福美满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在古代,人们把农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因为这个时候正值秋季的中期,所以也被称为“仲秋”。在唐朝初期,中秋节成为了官方认定的固定节日。到了宋朝,官方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并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主要的节日之一。官方和民间都有自己的庆祝方式,如宋朝苏东坡写中秋节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伴随我们走过漫长的岁月,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