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八十一篇
29中22级10班孔德豪

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天气:小雨

分享篇:

01.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月圆、人圆、月饼圆。


02.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03.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双脚所踏,皆是生活。


04.等一日,终赏月。


05.月满,爱也满。


06.山水不移,月色依旧。


07.风柔雨润,花好月圆,愿生活日日甜。


08.冬去春来,似水如烟,一年中秋在眼前。


09.夏走秋来,骄阳寒霜,中秋之日,年终之时。


10.看天上的月,吹人间的风,过最平凡的生活。


1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12.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13.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1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5.多少离怀起清夜,人间重望一回圆。


16.月亮是我抛的硬币,反正都是祝福你。


17.我在世间贩卖月光,只为收集世间温柔去见你。


18.不能同吃一盒月饼,愿可共赏一轮明月。


19.夜色温柔,中秋团圆,万千美好,因你更甚。


20.遥遥千里暂未聚,但邀明月代传情。


21.情正浓,花正好,月正圆,愿我们心怀月光,良辰无缺。


22.风柔雨润,花好月圆, 愿生活日日甜。


23.山水不移,月色依旧。月圆家满,阖家团圆。


24.看最圆的月,吹柔软的风,吉享团圆,岁岁平安。


25.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26.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半人间,庆贺团圆。


27.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


28.但愿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29.心中有明月,天地皆方圆。


30.皓月当空,唯愿卿之岁月安。


31.明月伴君行千里,丝丝月光入我心。


32.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33.我要我的月亮,滚滚星河,灼灼常明。


34.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35.月亮慢慢变圆,事情慢慢变好。


36.秋已至,一缕桂香,最芬芳,月上中秋。


37.当月光倒入河心,星辰与思念对话,团圆有了深意。


38.月亮是最高级别的褒奖。


39.我在等,等风起等花落,等黄昏,等朝霞,我还在等,等故人归。


40.你是藏在云层里的月亮,也是我穷其一生寻找的宝藏。


41.纵使他乡万盏灯,不抵故乡当头月。


42.月亮如果降落人间,那一定是家的样子。


43.单向行驶的季节列车,本站停靠中秋。


44.和风有信,山海无边,余生迢迢,梦共月圆。


45.我在等,等桂香袅袅,月满人间。


46.岁月静好,碎碎记忆回潮,残夕没落于西边壑,一抹余晖洵渥天靥,把蝥蝥穹渲染得夺目滟潋。


47.仲月夜,蟾宫折桂枝,软玉温雪诉衷肠,瀚海天,月是故乡明,暖风酥雨映星空。


48.月色朦胧,夜空绰约,曲径花影,斑驳思念。


49.桂酒携月,情满杯更满。


50.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苍茫云海,飞镜照乾坤。又逢中秋好时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图像


中秋节来历一: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二: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三: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八月十五节日的别称


1、仲秋节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2、八月节


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3、追月节


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这天狂欢,被称为“追月”。


4、兔爷节


老北京中秋节祭月有供兔爷的习俗,京城里的老少爷们儿也把这天叫做“兔爷节”。兔爷是北京独有的民间神,崇文门外花市大街的灶君庙被认为是兔儿爷的老窝,一到农历八月,买兔爷的人们便络绎不绝。


5、月夕


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与之相应,又称仲秋八月十五日为“月夕”,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这也是叫“月夕”的原因之一。


6、玩月节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条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古时,中秋节,人们有月下游玩、设宴赏月的习俗,因而又称“玩月节”。那天,“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


7、八月会


八月会亦称“调声节”,流行于海南省儋州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种植男女青年汇集镇上,互赠香糕、月饼、花巾、彩扇、背心等。成群结队,川流过市。晚上拥出村口。到预定集合场地,进行规模盛大的调声对歌活动。


8、拜月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9、女儿节


民间拜月,每当圆月升起的时候,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按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即使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届时也必须返回婆家过中秋,北方民间还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谚语,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女儿节。


10、团圆节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什么样的风俗


赏月


最早起源于周代。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吃月饼


最早起源于宋代。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苏东坡有诗可证,“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饼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做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当时的节物重在尝新,如尝石榴、枣、栗、橘、葡萄等时新水果,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味。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除此之外,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有什么节日意义


首先它是作为我国公认的团圆节,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金樽对月、抚今追昔、共享盛景,给人的记忆最深刻、最鲜活,最能促人在思考中品味节日的价值意义,并使之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远在他乡的游子,会借此机会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把月圆当作圆满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其次秋天正值收获的季节,因此还包含了祈盼丰收、幸福的寓意。还有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42516
推荐日记
《中秋团圆节❤》
《中秋节》
《110》
《中秋佳节》
《浩宝朵宝成长日记833》
《回姥姥家》
《中秋》
《亲子日记第11篇》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中秋节假期》
《2023.9.29星期五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十四篇~中秋月儿圆》
《幼儿园的一天 2023-9-28 星期四 晴》
《2023.9.29星期五》
《9月29日下雨了》
《中秋佳节,国庆快乐!》
《中秋节快乐》
《2023.9.29 星期五 天气阴600》
《2023年9月24日星期日 天气小雨》
《姥姥家的快乐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天气晴 第574篇》
《193、欢度佳节》
《中秋节快乐!》
《唐僧》
《亲子日记第1444篇》
《亲子日记第174天9月11日周一县城方城薛庄张庄》
《忙碌的一天》
《2023.9.29日中秋节》
《中秋节》
《中秋佳节》
《 父爱如山》
《中秋节快乐(55)》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