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癸卯兔年八月十六日,天气晴朗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这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中秋月二首.其二》。这首诗与我们这里今年的“中秋夜”特别应景 !
昨天的中秋节,天一直都是阴着的。夜晚的吃饼赏月已是奢侈。还是从文字里去寻找一些“中秋明月夜“的美丽吧 !
李峤,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曾三度任职宰相 。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借中秋之月来说理的诗。前两句描写月亮,言月亮之清寒,点出大众的普遍看法,然后引出后两句诗人的观点。后两句是说此时此地月亮当空,又怎知千里之外没有疾风暴雨呢?“风雨”借指人生的无常与艰难,作者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存在着千差万别,表明了作者的质疑,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了对待事物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
个人理解,李峤身为三任宰相,肯定是位现实主义者,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己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他与理想主义者诗仙——太白有着截然不同的处世方法,我还是比较喜欢李峤的做法的。虽然也比较喜欢太白的豪迈,但是毕竟太白的文采与豪迈不同凡人,所以称为“诗仙”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想想这事儿,又有几人能做到?😄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凡人哪有那么多愁啊,唯有一半儿也就愁死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哎呀,这时速之快,堪比今日的动车呀😄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有了古人的想法和意念,才使得今天的科技发展如此之神速呢?😄
不过有一事诗仙没猜着,他说:“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可是我们人类的今天,登上月球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哈哈,突然感慨了这么多,如果让诗仙太白知晓,今晚的梦里,他会不会来找算我呢?
也许,一切皆有可能;也许,诗仙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