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生日的祝福》这一篇,思绪连篇!
这是李老师当班主任十几年时总结回忆写下的,他将自己和学生的生日过成共同的节日,从偶然关心一个孩子的生活,给她送生日礼物,到记住全班同学的生日,精心挑选适合每个孩子的礼物;从乐山一中84级到玉林中学98级,每一届孩子都能收到李老师送出的生日礼物;从单纯地表达对学生真诚感情到抓住教育契机,有意识地注入教育内容,李老师乐此不疲!
是什么让李老师乐此不疲,还深深记得他写给孩子的生日祝词呢?这一定是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笃定与坚持!
教育需要有情怀的人去热爱并坚持,李老师便是!他把满腔热情倾注在孩子身上,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喜好,送出的每一本书都能刚好送进孩子心灵深处。他说:“刘令喜爱现代革命史,他得到的礼物是一本《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我希望程桦战胜自己,便赠给他一套《约翰.克利斯朵夫》;潘芳奕爱好古典文学,我便送她一套《红楼梦……”这是一位如此细心的老师,悉心浇灌所见的每一朵花!今生遇见,便是莫大的幸运!
1993年6月“父亲节”那天,李老师意外地收到《黄金时代》转来的贺卡,上面写着:“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
”落款是:“您的高95级1班全体‘儿女’。”每年李镇西的历届“儿女”们,都要想尽办法为他祝贺生日。足以让人顿生妒忌之心!“因为我领了工资,要对得起这份报酬;因为我享受过学生的笑声与泪水,我要对得起这份真情;因为有学生是通过各种‘勾兑’才编到我班的,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因为学生把我当做他们的朋友,我要对得起我的‘哥儿们’!”“因为我承受了太多学生的爱。原来我是为了还债”看来,李老师真是债务累累!他还的,是一份情债!没有付出,哪会有收获?
他不忘在每一个学生的生日那天,送上一份注满爱的礼物;不顾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保持与学生书信的往来;为后进生擦亮前行的航灯;替优秀生指点人生的迷津;在八十年代,他几乎每年春节都和学生一起度过,几乎每个暑假都和学生一起游山玩水,在学生身上他倾注了绝大多数的精力和物力。“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有我,当然我也有你,爱,自然也是双向的。
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是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而且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麻木并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这让我明白了,无论生活多么忙碌,事物如何繁琐,我们总要怀着最初的教育之心去热爱,去感受孩子的爱,这也会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