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假期双节的第二天(中秋和国庆),昨晚由于老二睡着了在姑姥娘家睡着了,所以和姐姐住下了,本来打算今天一早去接。孩子小姨打来电话说,“梦佳说的不用来接,自己带妹妹坐公交车回来。”开始有些犹豫,当然更多的也是担心。再三犹豫后,还是同意了。“带着妹妹坐公交要心细点,领着她,坐在一起,坐在公交车上别乱走动…我像复读机一样,一遍遍的嘱咐着。“好了妈妈,我知道啦放心就行,我长大了。可以的”
昨晚太晚了没有回楼上,在老家住下了,好久没住了,起来扫扫院子,打扫打扫卫生。吃完早饭,打算去看对象的姑姑,前段时间生病没能去医院看望。买好东西来到姑姑家锁着门,家里没有人,一打电话,结果跑去地里干活了,被我对象好一顿数落,“刚出院没多久怎么又去干活了,就不能好好休息,住院花钱不说,自己受罪…只听见电话那头姑姑说,不干没办法,刚收了玉米,掉了不少,不捡都浪费了…说也说不动,劝也劝不了,我们就先回家了,改天再去。其实很理解姑姑,庄稼人一辈子了,节省朴实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可以花很多钱买一些用到的东西,也可以为了省几毛,几块,累到饭都可以不吃,甚至连自己身体都不在乎,因为他们觉得浪费就不行,有句话就是该花花,该省省,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回到门市,孩她爹干活,我来帮工,后来妹妹打来电话,说俩娃已经做上公交了,于是我早已没了干活的心思,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市门口。看着公交站牌生怕错过俩姑娘下车。这当妈的心操的啊,稀碎😂公交来了,俩娃下车后,老二很快抱住我,妈妈,我都想你了…老大不一样就喊了声妈妈!或许孩子大了,也或许这就是俩娃的性格不同吧!老大不善于表达,老二表达少了都不罢休😂。下车后老大就很难受有点晕车,我说:怎么晕车了?没位置了吗?老二说:妈妈,公交车上一开始人不多,我和姐姐坐在一起,姐姐很好,她搂着我,怕我摔了,我还给她点赞了呢。还有后来人越来越多,上来好多爷爷奶奶,其中有个奶奶没位置了,我姐姐就站起来让那个奶奶了。那个奶奶也不说个谢谢,太没礼貌了。她就站我前面保护我,所以就晕车了。“哦,这样啊,很厉害啊,没关系,重要的事我们帮助了别人,能不能得到别人的回复,无所谓。即使不说谢谢我们也愿意帮助她,不是更了不起吗?那你怎么没和姐姐一起分享你的小椅子呢?”“对哦,我忘记了,然后老二就呵呵呵笑起来”我说:姐姐做了好事,把凳子让给了老奶奶,你呢太小没有太高的反应能力,因为路上要刹车,停车可以不用让…但是,也可以跟姐姐分享啊,对不对?“对,我知道了妈妈”
不管怎么说,通过这次坐公交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吧,变得更加独立一点,勇敢一点了。也无形中给老二上了一课,有时候家长适当的放手,也是可以的。虽然会很担心,但孩子们还是会给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