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孩子不沉迷手机可以从这几点做起
朱占广

教育日记第1485篇

2023年10月01日星期天晴

作家徐涛曾说:“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为孩子打造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需要从父母开始改变,从环境开始改变。

1. 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走出情感上的孤独

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的曾分享他考上北大的经历。初二时,因沉迷于网络游戏,他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当他的爸爸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将家里的网络和电视全部停掉,陪孩子一起断网。孩子学习时,他就在外面看书、学习育儿知识。从初三到高三,四年的时间,全程陪在孩子身边,从不懈怠。每晚睡前,他也会和儿子聊聊天,主动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爸爸的陪伴和付出,让孩子不仅戒掉网络游戏,成绩也稳步上升,最终考上北大逆袭成功。《朗读者》中有一段话:“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用严于律己带动孩子自律,用高质量的陪伴降低孩子的情感孤独。“为了孩子”,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2. 引导孩子,寻找网络游戏外的宣泄口

教育学博士陈美龄,将3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

她的孩子从小就不玩手机和电子游戏,因为她认为家长陪伴孩子,玩现实的游戏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她每天都会与孩子们交流,带他们去尝试各种有趣的事情,帮他们找到兴趣。

比如,弹钢琴、吉他、画画、陶艺、棒球、足球等。让孩子空闲的时间能够充实又有趣。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不会觉得无聊和空虚,需要用手机打发时间。

孩子在学业中、人际中、生活中,不免会遇到一些压力和挫折。

父母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的事情,找到一种健康积极的宣泄途径,就能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游戏的世界。

3. 引导孩子,远离网络游戏的“朋友圈”

孩子除了在家,在校的时间也很多。有些孩子,在父母那里无法得到情感寄托,就容易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

心理学家哈特·布兰顿(Hart Blanton)和梅莉莎·伯克利(Melissa Burkley)提出“同伴规范影响理论”:意思是随着同伴关系的稳固,孩子们越来越能塑造彼此的行为、态度甚至价值观。这甚至会变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小圈子”里的孩子不得不对同伴忠诚,包括不得不玩网络游戏。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强硬的阻止,而是引导孩子,坦诚的和孩子聊聊,为什么喜欢那个朋友。

比如,询问孩子“××是不是很有礼貌又很爱帮助人”,或者引导孩子“妈妈觉得,真正的朋友是.......”

帮助孩子多角度地观察和认识自己的朋友,学习如何交友,就能真正帮助他们远离那些“沉迷游戏”的朋友。

若家有此类“神兽”不防一试[笑脸][笑脸]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44486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256——假期第二天,陪伴孩子/游动物园》
《9月29日》
《伟大祖国生日快乐》
《中秋》
《亲子日记197→中秋节快乐》
《199》
《(621篇)2023/9/30 周六 传统上的 回娘家日》
《9月28日》
《国庆节》
《亲子日记66中秋节快乐》
《54》
《关于读书》
《要去动物园了》
《牙疼》
《国庆节快乐》
《 国庆节》
《奕彤成长日记》
《庆祝国庆节》
《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171篇》
《中秋佳节》
《206.喜迎十月!》
《家乡的枣》
《 中秋节 9月29日 周五 天气晴朗》
《海浪谷烟花秀》
《国庆节》
《 国庆节快乐》
《亲子日记第二十八篇》
《2023/10/1 周日 晴 15-24℃ 【亲子日记第36篇】》
《9月27日》
《快乐采摘猕猴桃》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