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晚武校继续讲授了原生家庭的相关内容,主要讲的是“原生家庭教育模式对依恋关系的影响”。
首先,我们学习了依恋关系的发展的四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年龄在出生~3个月,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年龄在3~6个月,对成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在母亲和熟人的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等现象,而对陌生人的这类反应明显减少。依恋关系明确期,年龄在6~2岁,开始明显地显示出依恋环境中的特定人物,这个目标通常是母亲,对陌生人表现出明显的紧张和恐惧。目标调节阶段,年龄在2岁以后,开始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和愿望,交往时会考虑母亲的需要和兴趣,会根据母亲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目标。
作为母亲,我一直在努力和我儿子形成亲密的母子关系,我要和他做好朋友,我要做一位慈母。我的妈妈是一位严母,从小管我很严格,我知道她很爱我,但我感受不到她作为母亲的温柔,很羡慕有些人可以和自己的妈妈手牵手,对自己的妈妈撒娇卖萌。所以我要让我的孩子感受到温柔的母爱。良好的原生家庭给孩子童年带来美好的回忆,反之将给孩子童年蒙上阴影。幸福的童年可以浸润孩子一生,不幸的童年却需要一生去治愈,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努力学习,抚平自己内心焦虑,用最科学的方式教养孩子,尽所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原生家庭,让孩子在爱中茁壮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