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的我,犹记得上学时老师天天在耳边讲尊老爱幼,孔融让梨,讲勤俭节约,一件衣服有很多补丁,只要干净,得体就是美观,讲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
那时上学的我,见了老师很远都会高声喊老师好;那时上学的我,只要父母见到老师,第一句话就是,在学校表现怎么样?不听话就狠揍就中;那时上学的我,没有父母的接送,放学和同学打打闹闹,偶尔也有小摩擦,却也从没有因为什么事惊动父母、老师过。
如今,36岁的我已成为俩个宝贝的妈妈,大闺女常说我越活越像她姥姥,啰哩啰嗦,絮絮叨叨的,其实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妈妈的唠叨,当了母亲以后才知道,每一句唠叨背后都是一份爱,有时候也特别克制自己,因为自己也曾特别想逃避离开母亲的唠叨过。
从小,父母务农,以前的人们真的特别朴实,尊师重道,在他们那一辈眼里心里思想里,总是那句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句句不提学习,却是句句把孩子交给老师,还记得那次因为和同村小伙伴一起周日去偷西瓜,导致作业没写完,然后又很点背的被瓜地里的爷爷发现了,那真是揪着小辫去找我们妈了,我敢打赌,如果放在现在,很多家长会选择隐瞒,不让老师,同学知道,怕会很丢人,即便是现在为人母的我,如果我的孩子犯了这样的错,抿心自问,我也会告诉她,不要有下一次,让老师,同学知道丢不丢人,再有下一次我就告诉你的老师和同学们。
而我那可爱的母亲,当天就拎着我去了老师家,连同一块“作案”的我的小伙伴们都拎去了,老师守着俺妈,把我们一个人屁股墩一脚,然后就是一顿说,从孔子到老子,从古到今,一顿批。妈妈却在一边一遍一遍重复着,狠揍,狠揍!
从那以后,果实累累的秋季在也不曾见到我们几个,不管西瓜,苹果多么诱人,不管桃子。李子多么红艳,不管玉米,地瓜多么饱满,再也不曾看到我们几个的身影。
记忆最深的是第二天妈妈给了我们钱,我们几个一起去瓜地给爷爷时,爷爷说的那句,无所谓,以后改了就好,我们几个低头缀泣,一遍一遍的承认自己错了,请求爷爷原谅的场景。
记忆最深的是第二天我还得自己去找老师,跟老师再次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及说明作业没写完的原因,还要把补的板板整整的作业交给老师当面检查时还必须心甘情愿的跟老师认错道歉并保证不会再有下一次的场景。
记忆最深的是回到家后,还得跟父母在一次把给瓜地爷爷及老师道歉的场景重新复述一遍的场景。
那时的我,感觉全世界都在欺负我,没有一个人站在我这边,老师没有,家长更没有,可是这个错误却让我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