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代替他做。”这不单指孩子学习、自理的事情,更应该包括孩子对事情的认知与处理,它决定着孩子未来的生活、行为能力。
前几天我在小区门口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两个邻居家的孩子在小区里玩耍,他们年轻的妈妈都在不远处低头刷手机。两个孩子在玩游戏奔跑的过程中,男孩不小心把女孩心爱的小风车玩具给踩坏了,小女孩心疼的大哭起来,非让男孩给赔一个一模一样的,小男孩见闯了祸,给小女孩道了歉,小女孩不让,上前把男孩的脸抓红了,小男孩疼得把女孩推倒在地。女孩的妈妈见状,立马冲了上来,向着男孩吼了起来,小孩吓哭了,男孩的妈妈也不干了,两个妈妈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吵了起来,都非常冲动。而两个孩子呢,没过多久又玩了起来。
我相信很多家长朋友是不赞同两位妈妈参与孩子们之间的事情的,真的没有必要因为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而导致家长来较真儿。孩子们之间的争执也好,还是纠纷也罢,只要没有上升到身体上的冲突,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就让孩子们自行解决就好了。孩子们之间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爸爸妈妈的责任是教会他们如何相处和沟通,帮助他们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卷毛妈妈这一方面做的就很好。卷毛女儿和弟弟正在客厅里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女儿最喜欢的玩具是爸爸刚给她买的电动小象,小象不仅好看,还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弟弟也想玩,但是女儿不给,并把小象藏在身后,弟弟就来抢,两个孩子闹了起来。妈妈听到哭声就走了进来,一看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就教育女儿说:“妈妈知道小象是你最喜欢的玩具了,有好的东西要学会分享,姐姐最疼爱弟弟了,弟弟是你的好朋友,他也把他的玩具给你玩,你能给他玩一会吗?”转身又对儿子说:“你想玩姐姐的小象,就应该有礼貌和她商量,争得她的同意才行,抢是不礼貌的行为,你应该尊重姐姐,给姐姐道歉。”女儿听了妈妈的话以后,想了想,对呀!弟弟还给她巧克力🍫吃了呢,姐姐也要关心弟弟。于是就把小象给了弟弟,弟弟高兴地说:“对不起姐姐!我不应该抢你的小象。谢谢姐姐!”两个孩子又高兴地玩了起来,客厅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父母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导师。很多父母都有控制孩子的行为,为孩子做各种决定等等,这是错误的教育行为。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卷毛妈妈并没有以家长的身份强行参与其中,而是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孩子乐于接受,并把问题解决得很好。她是一位有教育智慧的妈妈,我们应该给她点赞👍。那么当孩子间发生事情时,父母应该怎样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呢?
一是学会放手。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乐园,有孩子们在一起的地方,就有江湖,矛盾是难免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和游戏,即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也会因为各种事情发生矛盾纠纷,发生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发生问题才是不正常的。这与孩子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要“共性”的特质是分不开的。比如小朋友们会一窝蜂地喜欢一片树叶,于是就争抢起来;小朋友们会同时喜欢上同一个玩具,于是都不撒手;当然也会有各抒己见,难以达成共识的时候……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也是小小的江湖;而争执和纠纷,是孩子们交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他们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共性”与“个性”的碰撞,最终学会“坚持”和“包容”,慢慢长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领袖意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很多时候真的不需要父母出面,因为他们自己是完全有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不管是自己委屈的后退一步,还是别人无奈的后退一步,总归都会奇妙的达成一致,而且孩子的心中也不会有什么“阴影”存在。所以,家长不要大惊小怪,上纲上线,把问题严重化,只要是没有伤及身体,也没有过分的言行举止,那么家长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解决问题的,如果盲目参与其中,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激化矛盾,变成了双方家庭的战争,就得不偿失了。
二是教给方法。父母对于孩子们之间的矛盾纠纷所采取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正确的方式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而错误的方法,会在无形中减少孩子的心理健康度,让他们在是与非的模糊中,分不清界限,从而“长歪了”。父母的参与,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时候,孩子间真的出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或者眼瞅着小矛盾已经激化,这时家长的参与就尤为重要。不能不管,也不能管得太多,否则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创伤和不安全感,引导孩子坚持原则,有规矩意识,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外交”。事实上,父母在帮助孩子解决矛盾纠纷的时候,应该提供给孩子的是具体的意见,以及便捷的操作,要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让孩子可以理解,能够做到才好。
三是品德教育。教育就是孩子们之间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父母的责任是教会他们如何相处和沟通,帮助他们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教育他们相处时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原谅对方的缺点,要学会宽容待人;要有一颗谦让之心,要学会大度不自私;要有一颗真诚之心,和朋友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真诚有礼貌,不能斤斤计较;要有一颗尊重之心,不要以我为中心,学会理解和尊重,和平解决问题;要有一颗合作之心,要团结协作,合作共赢……这样长时间的春风化雨般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就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方向。
四是榜样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别人无法替代。在生活学习中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会高谈阔论,而不付于实际行动,只说不做,不去实践,言行不一致,会直接影响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所以父母要做孩子人生的楷模和榜样,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在行动上以身作则,在思想上给孩子以启迪熏陶,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生情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亲爱的家长朋友,孩子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一部分,而家长处理事情的方式,则会成为他们记忆的一部分,本以为会随着时间遗忘,其实早已变成他们内心深处的一抹颜色。教育就是孩子间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解决。这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拥有更加丰富的人生。
优秀的父母成就优秀的孩子。让我们做智慧父母,成就孩子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