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下午放学后,刘姐问我“今晚的数学作业是什么?”当时没在家,等回家问淋生的时候,他也是支支吾吾半天说没有。我让他拿出给他准备的记作业的小本本(我们一直都在用自己做的一个小本记每天的作业)淋生又是吞吞吐吐的说他没记,我问他为什么不记了?不是一直记得好好的吗?他又是一阵沉默,问了几遍都没有回答,我想他也是觉得不好意思,说不个理由了,这把在一边儿吃饭的王先生惹火了,一声吼,淋生吓哭了,竟然说了个“没有奖励积分,我就不想记了……”😒😒😒哦,是呀,这两天又把这事儿给忘了,确实没有给派发积分。不过,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一个错误的奖励方法!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故事吗?一位老人不堪忍受天天在他窗户底下踢易拉罐的熊孩子,就想了个办法,告诉孩子们,踢一天易拉罐,就有十块钱奖励。天上掉馅饼,孩子们高兴得不行,每天踢得格外起劲。过了三天,老人告诉他们:“对不起,养老金还没发下来,抱歉只能给你们五块了”。孩子们很不高兴,渐渐也不太卖力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对不起,收入缩减了,现在我只能给你们一天一块钱。”“一块钱?”一个孩子嚷道:“一块钱就想让我们每天这么辛苦地给你卖命?不干了!”从此之后,熊孩子再也没有出现在老人家门前过。
好像,我这种采用奖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错了。时间久了,淋生竟把奖励当成了是目的,把学习、做家务这些本应属于自己分内事的责任和义务,当成是为了达到奖励采取的手段!
不免又是一番学习。以后可以试试刚学到的采取奖励减半的方式,安抚孩子挫败的心的同时,也能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温柔的陪伴和鼓励。最后,我想,在制定奖励计划的时候,让他俩也参与进来,这样也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孩子的斗志和兴趣,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养孩子没有捷径可以走,一直都在不断摸索和不断学习、改进的路上。有句话说“当初偷的懒,后面都要加倍还。”奖励不是一劳永逸的育儿之策,养孩子更需要做父母的付出心血,根据孩子的性格品行“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助力孩子更好地成长。今晚,又是受教的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