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日记567篇
今日正式打卡学习,参加樊登老师21天共修《论语》训练营。记录一下学习收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事,半部《论语》治天下。
“学而时习之”解决在生活中如何面对困难,即自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决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即共修。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修为的境界,即修行的结果。
面对困难,面对变化,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应对方法,只有一个字―乐。不用说服自己,不用跟自己作战,用快乐的方法对峙各种困难,一切都迎刃而解。
1.《为政篇》思而不学则殆——与其焦虑,不如读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只读书,不思考,不内化,不使劲。有些时候我们带着疑问和怀疑的态度,其实就是不想去思考,一定要让自己参与进去,学而要思。
“思而不学”:钻牛角尖,瞎琢磨,不学习。想法很多,不去学,只会瞎琢磨,结果什么都琢磨不出来。
学而不思会糊涂,思而不学会危险,既要学习,也要思考,内化,把知识串联起来,进行批判性的接纳。这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方法。
2.《子路篇》始有,苟he矣——知足才能常乐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he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告诉我们,生活可以简朴一点,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少即是多。真正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让这个问题不再成为问题。我们要多看向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足才能常乐!每个人都有欲望,我们要学会做欲望的主人。节俭知足,看轻享受,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学会为生活做减法,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比欲望更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品位生活真正的快乐。
3.《子张篇》放松情绪,告别过分压抑的自己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自致者:情绪崩溃的人)
长期压抑、控制情绪,会给大脑带来压力,所以我们不要对自己进行过度的控制,把我们的情绪放松下来,接纳它。
4.《述而篇》从自身改变做起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诸己——不把自己的幸福成功与否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上
小人求诸人——心总被外在所牵动,而外在/他人是不可控的
君子遇事会“反求诸己”,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会让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变强,烦心的情况自然也会变少。向内求,做好自己,控制好自己该做的事,行所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