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小朋友的班级里进行了简单的家长交流会。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就孩子在学科学习方面分别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经验和方法。我也从老师们那里大概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些表现,知道了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教育的很好,那么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不能拖后腿。
老师们说的是对的,教育孩子还是要以鼓励为主。我们不能总是那拿成年人的一些思维方式去要求他们。专注力不够、上课容易走神、做作业效率不高,作为一个三年的孩子来说也是正常的。想想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慢慢教育和引导的过程,而不是今天我吼了她、明天我批评了她,她就会有所收敛的。相反,我们要用一颗宽容之心去与她共情,理解她的这些小缺点和不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慢慢帮助、引导她。甚至要自己身体力行,先成为孩子的榜样,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样子。
古诗有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要真的用心陪伴。有些事情也并不是听几场专家的讲座、读几篇育儿的文章就能解决的。而是家长要亲身去参与、去体验、去与孩子共同经历才能真的与孩子共情。只有理解了他们得真实内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教育和引导他们。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当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当他们磨磨蹭蹭行动迟缓的时候,当他们有了自己想法的时候,我们不妨先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耐心的听听他们的心声或者是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脾气上来了,先吼他们一声。在这里我需要自我检讨,因为自己的情绪管理不到位,有时候会对孩子大吼大叫,过后又非常的懊悔和自责,这说明自己还是要加强学习的。
简单的家长交流会,让我有了这诸多的感慨。孩子们能遇到这么年轻又富有爱心的老师是幸运的,为了不拖老师的后腿,自己也要好好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