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抄】96页:因为这些抽象的符号和想法在头脑中,
孩子行为的意义不是一个有形的事实,它可以有不止一种含义,如果你能接受不管给孩子的行为赋予了什么意义,都不一定是绝对的真相,还可能有其他可能的思考方式这一观念,那么你就可以成为具有极高反思能力的父母。
每当参与到有关抽象概念的谈话时,你都在锻炼孩子那正处于发展中的心智肌肉。我们要清楚,抽象的思想和心智分享不需要高水平或复杂的思维参与。可以是讨论一些非常普通的,类似昨天今天的概念,或者是讨论超级英雄和他们的超能力。这些概念是抽象和象征性的,因为他们并不存在于彩视,此刻谈话的关键不是太过沉浸于关于真相和事实,而是分享那些无形的抽象的想法。
97页:因为锻炼本身能缓解焦虑,改善情绪,还因为专注于一些外部任务——哪怕是园艺、烹饪或打扫,都可以把你的注意力从担忧的事情中转移开。
【个人体会】可能是社会的进步和高速发展让现在的孩子都变得特别聪明,很小的年龄就学会拐弯抹角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学会反思式的思考,剖析外表,感受内在。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听见他说:“妈妈,今天上课老师讲了好多内容,我感觉自己有点累。”仔细看看的确有点疲惫,但我还观察到他的小眼睛已经用余光扫到了平板上(最近迷恋上天天运动上的打卡排行,各种的PK,积分多可以领很酷的套装),做个顺水人情:“有一些专家说,适度的运动可以缓解脑部的劳累,要不咱做一会天天运动换换脑子,是不是一会写作业效率能高点?”正中下怀,立马满脸笑容,铺好垫子开始了半小时的运动。有时候孩子想表达的想法可能不止一种,只要我们慢下来仔细观察,那么和他们产生共情并不难。我们每晚关灯以后都会聊一会再睡觉,有一次我们聊的话题就是白天上学路上看到的喜鹊,孩子那晚就跟我说,妈妈,搭鹊桥是不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喜鹊?我们看见的那只是不是偷懒没去的呀?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民间故事缺乏现实依据,但是依然天马行空的聊的起劲,只要他们感觉开心,无限的遐想未尝不可!
【行动导向】很多时候能感觉到现在的父母不好当,既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内心,我们比我们的父母当年养育孩子承受的更多更多,尤其是母亲,既要忙工作又要顾家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我们更要学会随时放空自己,运动,聊天,读书,抄经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随时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把养育孩子看成自己的一段成长,把它当成自己人生最宝贵的一段经历,生活的调味剂,换个想法也许我们就能感觉到它不一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