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是女儿的家长会,六点半我们到达了教室,老师也是通过讲了很多关于孩子一些学校的习惯。关于成绩的问题,重点还是讲了就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问题,大部分的同学成绩是处于一个普遍性的一个下降阶段儿,班主任重点讲到如何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里面说到了几点,制定一个共同的方案,也就是计划表,让孩子自己去制作,自己做到这样更好,另外可以组建小团队。每天在里面出题,然后共同来做,第三条是坚持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做一些家务,自己检查作业,记作业,自己收拾书包。放假之后先写作业,不要拖到最后一天,另外写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去管,等他全部做完之后再去给他纠正。还有一个就是意志力的问题,不要担心孩子能不能吃苦,不要让孩子过分的觉得自己很娇气,要磨练孩子的意志力,比如说参加一些夏令营,冬令营。参加一些鼓号队,还有学校的集体活动,多受一些挫折教育也是好事,不要太计较孩子的成绩,今天考100,明天考98,难道是孩子退步了吗?四年级的孩子成绩控制在95左右,这说明是学的比较好的啊,孩子轻松学,能够跟得上就行。
在学校里学了一整天,在家里就不要再使劲的去学习了,学习的秘诀就是复习,预习,再好好听课,别无捷径,到了初中以上呢,课程越来越多。抓习惯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小学的阶段儿,通过老师一系列的一些讲法,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孩子存在问题,而且也确实知道呢,我们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处于一个什么水平。这一点儿比什么都重要,回来之后,我跟女儿分享了今天晚上的家长会内容,孩子在学校里还是非常优秀的。就是因为太优秀,有的时候呢,太过于骄傲,导致这学期确确实实成绩有点下滑,但是今天晚上在因为三瓶胶水,孩子发脾气了。
事情是这样的,睡觉之前,他的弟弟看他桌子上有三瓶胶水,想跟他要一个,他开始不太愿意。后来我说你不愿意分享吗?他就接着哭了,其实我不太明白这三支胶水儿对它有多么的重要,只是三个不同颜色的,但是多了他根本就用不过来,有东西再多。放着不用,它一样没有价值,只有利用了才能发挥它的光和热,所以孩子为什么就不喜欢去把它分享出去呢?我想一定是原因的,但是我也没有深究,因为我觉得第一是太晚了。让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要懂得分享,但同样也说明在买东西的时候还是不能光给一个人买,要和他商量一下,回家之后是不是应该给弟弟一个,也不至于弟弟闹的不开心,一向女儿都非常懂事,估计这一次应该是有一个心结在里面,我想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再次听听他的心声,知道他纠结点在哪里。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是什么啊?争取给孩子一个这个满意的答卷,不能冤枉孩子不懂的分享,也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手心手背都是肉,教育呢分给谁不分给谁,也没有偏心这一说,纯粹就是想把有用的价值闲置的那些东西给利用出去,希望孩子能够明白这一点。感恩孩子陪伴!